热点信息
 创新现代中式家具的研究与实践
 家具背后的故事——朱小杰家具...
 北欧家具设计的“人文功能主义...
 现代家具的技术美学特征探讨
 生态家具设计策略
 设计名家——朱小杰
 连锁品牌专卖店的构建与升级
 关于家具企业引入客户关系管理...
 什么是后现代主义的设计
 顾家·东方荟 ——东方神韵,荟...
 对设计批评教育的几点思考
   首页 - 详细内容
什么是后现代主义的设计
类别:设计名家 | 录入者:says | 发布时间:2015-03-12 [3273]

■林作新 Lin Zuoxin

(北京林业大学,北京 100083)

现代的人,喜欢讲后什么什么的,比如后奥巴马时代、后金融危机、后伊拉克战争、后911……好像什么东西都有“后”。

后奥巴马时代,我的理解是:奥巴马由于他所属的民主党失去参众两院的多数席位,实权旁落,成为跛脚鸭总统,因此他最后不到两年的任期,成为了“后奥巴马时代”。

那后现代主义的设计呢?是不是原来的设计主流“现代主义”,由于什么原因而不再是主流了,成为了后现代主义设计了?

然而奥巴马还是总统,很多政策他仍然可以发挥作用,比如外交,他甚至还可以否决议院的决定,使这些决定形成不了法律。

这也就是说,现代主义设计还在那儿,还占有一席之地,这样的比喻,是不是使我们对现代主义设计和后现代主义设计之间的关系,比较清楚了?

接下来要搞清楚,为什么会产生后现代主义设计,这和奥巴马就没有关系了。

二战之前,欧洲人享受着奢华的生活,他们多年来经济繁荣的积累,以及从殖民地榨取回来的财富,让他们能够使用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等等优雅华丽的家具。二战打乱了一切,大量的财富被战火烧毁,加上各殖民地因觉醒而宣告独立,因此,战后的欧洲物资是匮乏的。

炸毁的建筑物必须重建,重建之后必须装修、配置家具,那时候没有太多的钱,只能一切从简,有的用就好。

我想这是简约的现代主义设计被提出来并且成为主流的“物质基础”吧?沙利文喊出“少就是多”(less is more),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西方式的阿Q精神。

1980年代中期,欧美经济出现了新一轮的繁荣,欧洲从战争的毁灭中又重新站立了起来,查罗德及彼得菲尔(Charlotte and Peter Fiell)生动地描述:“80年代中期,美国和大多数欧洲国家的经济再度增长,大量的税后收入被投入了消费”。

有了钱了,当然不会再自我安慰“少就是多”,而是觉得“少就是单调”(less is bore)了。

查理简克斯(Charles Jencks)于是从建筑设计开始,针对现代主义提出了激烈的批评与调侃,他说“现代那些方方正正的建筑设计,是‘沉默的盒子’,现代主义的社会缺陷已经被公认了,现在需要一种新的设计形态,一种不同的设计词汇了”。

查罗德和菲尔认为,在1970年代末,家具设计师已开始“游离于现代主义之外”,装饰又回到“前现代”的状态中,一种丰富的视觉文化。

什么是“前现代”,直接一点讲就是传统。

后现代主义设计,有两个特点,一个就是个性化,另一个就是本民族传统的回归。

文丘里(Robert Venturi)从建筑设计上就提出:“混合的元素,而不是单一的……凌乱,但显然比统一更有活力。”

1980年代的设计师,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平庸的、公众所认同的、统一的现代设计,另一种是“独树一帜”的设计。

当时只有简单的现代设计可以现代化大规模生产,而这种“独树一帜”的个性化设计,还得找艺术工匠来制作。

经济复苏之后的欧洲人对“个性化”的后现代主义的设计是渴望的。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另一个特点是本民族传统的回归。

1981年意大利米兰的孟菲斯设计工作室(Memphis Design Studio),对传统风格的应用,反而是间接的,而阿契米亚工作室(Alchymia Studio)却直接地继承传统。

英国、美国甚至日本的设计师,在1980年代也一样回归传统,查罗德及菲尔列出:

日本的鞍马田城(Shiro Kuramata)及荒田矶崎(Arata Isozaki);美国的文丘里、麦克•格罗夫斯(Michael Graves)。

当然1980年,日本、美国的经济都已复苏了,他们也涌入后现代主义的设计大潮,开始运用了传统设计的要素和设计方式。

查罗德及菲尔描述道:“有人称他们(美国设计师)为古典主义者,因为他们还常常诠释古典的主题……可以看出,许多后现代派的设计师,在精神上是怀旧的”。

过去我在许多场合,都认为所谓后现代主义的设计,是在1980年代欧洲经济从二战中复苏之后产生的,人们已不满足于“有的用就好”的现代主义,而追求个性化以及本民族传统的回归。

中国人也一样,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重新捡回自己的民族自信心之后,也会回归到本民族的传统中来,中国人最终会属于自己的传统家具(明清设计),或新中式。

至于近年来中国的设计师们,对后现代主义的解说,往往让人感到云里雾里,越说越不明白,我想这或许是他们对色彩和设计形成的描述而已。

物质基础决定了意识形态。

(责任编辑:戴向东) 

 

 

注:本文来源于《家具与室内装饰》2015年第03期

 
» 上一篇: 顾家·东方荟 ——东方神韵,荟萃东方...
» 下一篇: 北欧家具设计的“人文功能主义”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