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信息
 生态元素符号化在商业空间中的...
 台湾筌美术艺术作品赏析
 湖南竹制手工艺产品在室内设计...
 丹麦三星级特色酒店HOTEL FOX ...
 宝岛风情—台湾美仑大饭店印象...
 竹质化室内设计的研究
 “仿古新做”——江南会
 家具的配饰设计方法初探
 家居配饰演绎中国风情
 扎哈哈迪德作品在松阿本德画廊...
 室内设计中的色彩功能探析
 第二届创意未来装饰材料创作营...
 如鱼得水的空间(二)
 德诚电力集团总部办公室室内设...
 小面积住宅室内空间设计(图)
 意大利SICIS艺术墙饰
 如鱼得水的空间(一)
 空间交响乐
 “合”-作品(一)
 中国首家艺术设计酒店—视界风...
   首页 - 详细内容
甘氏家风家训在甘熙宅第 建筑环境艺术中的营构与表达研究
类别:室内装饰 | 录入者:fid | 发布时间:2017-11-10 [3416]

■王道静1 杨叶秋2 Wang Daojing1 & Yang yeqiu2

(1.南京财经大学,江苏南京 210023;2.米兰理工大学,意大利米兰 20158)

摘 要:甘熙宅第俗称“九十九间半”,它与明孝陵、明城墙并称为南京明清三大景观。甘熙宅第是江宁小丹阳甘氏一族的一支迁居金陵后建造的住所。金陵甘氏一族有着清晰严格的家风家训思想:即 “友恭”和“津达”。“友恭”精神的核心是孝义,“津达”精神的核心是藏书教子。甘熙宅第建筑群组在建筑空间组织的秩序性上,以“礼”为序体现“友恭”精神内核;通过建造独立的藏书楼“津逮楼”,践行和传承藏书教子的家风;在建筑装饰上,表现文人清雅淡泊的读书人家气韵;建筑内外的迎槛联袂,直书孝义、勤善、读书、济世的家风家训思想,营造出“友恭”、“津达”的思想内核。

关键词:甘熙宅第 ;家风 ;家训 ;建筑环境

Abstract: The former residence of Ganxi is known as "ninety-nine and a half rooms". It is one of three major landscapes of Nanjing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other two are Mingxiaoling Mausoleum and Ming Dynasty City Wall. Gan’s family had lived in this mansion for 150 years since they moved to Jinling city from Xiaodanyang in Jiangning Town. Gan’s family has distinct thoughts of family traditions and instructions which are implied in “You Gong” and “Jin Da”. “You gong” means devotion to parents and brothers, and loyalty to friends. “Jin da”means building libraries, and collecting books to educate descendants. All of these eminent family traditions and instructions are expressed in architectural environment. First, the order of spatial organization was based on Rite which was the core of “Yougong”. Second, the library which called "Jin Dai building" was built for family member’s education to inherit and implement family. Traditions. Third, the architecture decoration shows elegant and quiet spirit of literati. Fourth, couplets hung on the building wrote the thoughts explicitly such as devotion and loyalty, diligence and goodness, read and benefiting mankind.

Key words: Ganxi’s former residence; Family tradition; Family instruction; Architecture environment


《黄帝宅经》云:“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中国传统士人的宅第内,从生活到建筑组织与装饰,都包含着丰富的理家治世的儒家思想,这些思想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更是家族的精神支柱和核心凝聚力,是中华民族需要传承和发扬的美好品质。

1 甘熙宅第概况

甘熙宅第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它与明孝陵、明城墙并称为南京明清三大景观,是江宁小丹阳甘氏一族的一支迁居金陵(今南京)后建造的住所。

甘氏家族的祖先最早可追溯至商朝辅佐大臣甘盘,其后有秦武宰相甘茂,西陵太守甘宁,明代忠臣甘霖,清代尚书甘汝来,少年宰相甘罗,于湖敬候甘卓,以及清代族学大家、甘家大院坐拥者甘熙。甘熙,字实庵,晚清南京著名文人、金石家、藏书家。他精通地学,博览群书,著有《白下琐言》、《桐荫随笔》、《栖霞寺志》、《重修灵谷寺志》12卷等[1]

甘熙宅第的最初建造者是甘福。清中叶弘治年间,居住在江宁小丹阳甘村的甘氏一族的一支进入南京城内,以务农、经营田产为生,于乾嘉之际在当时称为府西大街的南捕厅买下一块宅基地,开始修建房屋,并于嘉庆四年(1799)正式迁居于此,在小丹阳甘氏“有相堂”下创立分支堂号——“友恭堂”[2]。后经过甘国栋长子甘福的扩建,以及甘福的次子甘熙的续建、扩建,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图1为甘熙故居(今南京民俗博物馆)平面图。甘熙宅第由南捕厅15、17、19号和大阪巷42号组成,其中包括收藏大量书籍的津逮楼。这个建筑群组规模宏大,秩序分明,由外到内蕴含了甘氏家族世代奉行的家风和家训思想。


■图1 甘熙故居(南京民俗博物馆)建筑群组

2 甘氏家风家训精神内涵

俗称“九十九间半”的甘熙宅第,是当时金陵最大的民宅。这座建筑群组的灵魂和中心是“友恭堂”和“津逮楼”。“友恭”和“津逮”集中表达了甘氏家族家风家训思想。“友恭”精神源于对甘家家训“施敬”的传承和发展。“津逮”践行的是藏书教子的家风。

2.1“友恭”精神的孝义家训

甘家迁至南捕厅之前的家训是“施敬”。“施敬”典出《礼记?檀弓下》[3],意思是施行庄敬之教,使人知礼节,以达到人与人之间恭让、忠信的目的。

甘氏迁居金陵(今南京)后,在小丹阳甘氏“有相堂”(意为家族的祖先是左丞相甘茂)下创立分支堂号,名“友恭堂”。“友恭”典出《左传?文公十八年》[4],意思是家族的兄弟之间,兄爱弟,弟敬兄,要“上友下恭”、“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尚书正义?卷三:舜典第二》将“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命名为“五典”、“五常”、“五教”、“五品”[5]

“友恭”的核心精神是儒家的“孝”,倡导和约束家族成员,父慈子孝、兄弟和睦相亲。“友恭”的扩展精神是“义”,倡导和督促家族人士行善举、为善事,造福乡邻。这种精神内核详细的记载在《江南甘氏友恭堂记》的碑文中,该碑文为清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王芑孙受甘福之托所撰,由南京著名刻工刘文奎刻成碑文,现保存于南捕厅15号二进房的东墙上。碑文记载:“江宁甘遴士国栋,身不仕而以内行自力。有四子,曰福,曰遐年,曰延年,曰鹤年。皆授以业,教之勤俭务本。修士君子之行。作堂焉,名之曰:‘友恭堂’。”“余惟友恭皆本于孝,先王所以上治祖祢,下治子孙,皆孝之达也……是则上治下治,皆举之矣。诚所谓至德要道之揔也”。“惟友与恭,实为民彝,有或不克,泯乱随之;惟友与恭,实惟庸行,由是而推,施于有政;惟此友恭,出于孝思,明发有怀,各敬尔仪,惟此孝思,施及百世,以引以翼,丹杨之甘世胄”[6]

“友恭”家训是金陵甘氏家族历代治家教子、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是家庭成员的精神寄望和家族凝聚力的源泉。在“友恭”家训的作用下,甘氏家族形成了特有的家风精神:孝敬父母,爱惜手足;勤俭砥砺,昌大家业;关注民生,造福乡梓。

2.2 “津达”精神蕴含的藏书教子之家风

甘熙宅第中有一座独立的建筑:津逮楼。津逮楼的“津逮”取自《水经注·河水》语句:“河北有层山,其下层岩峭举,壁岸无价,悬岩之中多石室焉,室中若有积卷矣。而世上罕有津达者,因谓之积书岩[7]”。“达,近刻作逮”(戴震校注)。因此“津逮”也作“津达”,意指为学的门径。

津逮楼是甘家的藏书楼。甘熙的祖父甘国栋爱好藏书,甘熙的父亲甘福,是清代著名藏书家、鉴赏家。甘熙在《白下琐言》第七卷中记载:“家大人性嗜书,往来吴越间,遍搜善本积至十余万卷,于宅之东筑津逮楼以藏之”。津逮楼于道光十二年(1832)建成,有藏书10余万卷。1835年,甘熙又在津逮楼侧“增筑书室数楹”[8]。后来,甘熙还在大阪巷42号另辟小院,增建“文澜轩”、“寿石轩”等建筑。据记载,“文澜轩”有藏书数万卷。

“津逮”精神的本质是清静淡泊、内敛含蓄、尚书崇文、藏书、教子、治家。甘熙《白下琐言》第七卷记载:“家大人四十年间勤加搜访,宝若珠玑,悉为传经而计,并亲定训约:‘至亲密友不得私自借出下楼,愿就读者听,违者以家法治。’后之子孙可忘所自来耶”。金陵甘氏家族世世代代都是读书人,人才济济,是其藏书教子的家风家教观的写照。

总之,金陵甘氏家族的家风家训思想集中表现在“友恭”和“津逮”二处,即:以孝义治家处世,以藏书教惠子孙,体现了儒雅、淡泊、内敛含蓄、学有所长的家风家训思想。

3 甘氏家风家训在甘熙宅第建筑群组中的营构

3.1 建筑群组组织与规模上规定“兄友弟恭”的礼的秩序性

中国传统家风的主要载体,是儒家思想的“礼”。“礼”规定了传统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甘熙宅第建筑群组,按照“友恭”思想规范空间的平面序列,形成自然无为、亲亲合合、读书积善之家的人伦生活画卷[9]。首先,建筑群组组织上具有氏族家族性特征。南捕厅15、17、19号和大阪巷42号建筑组群,它们虽然各自分门进出,却又横向联通,形成一个整体。建筑群组横向联通的方式是在门厅、轿厅、大厅等厅堂部分的院墙上,根据需要辟门;此外,15、17、19号的最后一进,又与后花园相连通,建筑组群内占地约500平方米的后花园——晓园,为三组建筑群和大阪巷42号共有。

作为长兄的甘福一家居住在规模最大的15号,这反映了以兄为尊的特征。兄长宅第建造中,又体现了为家族发展与延续全面规划考量的家族尊长风范。甘福是甘国栋的长子,在传统宗法家族中居长,因此15号建筑群组,除了在主轴线一路考虑了甘福一支家庭成员的功能需要,设置生活起居空间外,还在东西两边的边路设置了家塾、藏书楼,以及会友待客的专门空间,供甘氏家族共用。15号东侧两进建筑之后与晓园联通的花园,建有藏书楼“津逮楼”。家塾和藏书楼是金陵甘氏家族绵延、繁荣、兴旺的寄托和希望。17号是居中的一路五进建筑组群,19号为两路五进,42号座西朝东,规模和功能都在15号之下。这样的群组组织与布局,充分体现了封建社会的“君父同伦”、“父坐子伏”、“兄友弟恭”、孝悌为先的宗法观念。

3.2 建筑群组厅堂悬挂堂号匾额“友恭堂”

“友恭堂”是金陵甘氏的堂号,被做成匾额悬挂在南捕厅15、17、19号和大阪巷42号第二进的厅堂中。“友恭”是家族的精神核心和座右铭,厅堂则是家族的凝聚力和核心,家族重要活动都在厅堂举行。家族成员进入厅堂,抬头可见“友恭堂”的匾额,于严肃庄重的氛围中传递着“友恭”精神: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3.3 建筑群组中津逮楼传达的“津达”愿境

一个家族的希望和未来是孩子,尤其是在传统宗族社会,读书并参加科举是实现人生理想的重要渠道。因此,甘熙宅第建筑群组的核心和信念之地,是津逮楼。津逮楼为上下各三楹、座南朝北的藏书楼。它独立于建筑群组之外,是甘氏家族“读书传家济世”的家风的直接表达。

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都有读书济世的情结,爱书是普遍现象,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宅第建造藏书楼。甘氏的津逮楼是当时金陵最大的藏书楼,藏书不仅惠及子孙,还惠及乡邻。甘氏子孙世代名人辈出,与藏书教子的家风分不开。甘家世代书香,人才辈出,与此密不可分。甘熙宅第的15号,西侧一路建筑的最后一进是寿石轩,甘熙在寿石轩内完成了《寿石轩诗文集》以及《白下琐记》、《建康实录》、《侗荫随笔》、《日下杂识》、《灵谷寺志》、《金石题咏汇编》等著作[10]


■图2 友恭堂匾额和楹联

4 甘氏家风家训在建筑内外迎槛联袂中的表达

甘熙宅第内的楹联和门对,最直接最集中地反映了甘家的家风和家训思想观念。

4.1 门扇联直书甘氏家族家风家训思想

修缮后的甘熙故居的大红漆门上,至今还留存有15副门扇联,这组门扇联传递的家风家训思想,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以“友恭”精神诉求为基础的“善义勤廉”的人生态度。以“勤、俭、廉、善、容德无欺,读书、著文”等来表述,如;勤能补拙,俭以养廉;修其天爵,教以人伦;有容德乃大,无欺心自安;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等等。

第二,“友恭”与“津达”理念交叠而成的读书为善的书香世家本色。“为善最乐,读书便佳”,“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这两组楹联,将善、义,与读书、文章,对叠在一起,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道义精神和历史使命感,集中表现了甘氏家训家风中的“友恭”、“津达”精神。

第三,“诗书济世传家”理念表述的文人情操与气节。以“竹、兰、松、玉”等体现文人的高风亮节,如:人因竹静,风为兰和;良佩双温穆,新兰自芬芳;比德如玉圭璋特达,如松有节枝叶贯时;淡泊明志,清虚凝神;千秋博士;一代儒生;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第四,表达祝福与期望的美好愿景:“前程远大;后地宽宏”,“国恩家庆;人寿年丰”;“总集福荫,备致嘉祥”。作为有“九十九间半”称谓的民宅,内部的门扇联以朴拙清雅的方式,表达了宅第家族的家族品质。读书人家的“读书便佳”、“淡泊明志”、“清虚凝神”,“友恭”精神的“铁肩担道义”、“为善最乐”等,是甘熙宅第家族家风家训的写照。

4.2 厅堂联表述的家风家训思想

南捕厅15、17、19号和大阪巷42号的厅堂联和抱柱联,集中表达了甘氏家族精神的核心寓意:即“友恭的”孝义观,藏书教子的家风,以及淡泊明志的思想境界。

15号第二进的友恭堂,共有四副楹联,直接表述了藏书教子、淡泊明志的家风精神,和孝义友恭的家训思想。堂内,“友恭堂”匾额的左右两侧是一副挂联:“立德齐今古,藏书教子孙”;匾额左右两侧的壁柱联书:“孝义传家政,诗书裕后昆”;堂内抱柱联书:“德雨信风仁山智水,礼门义路贤士达人”;门廊抱柱联书:“德尚圣贤炎凉世事三更梦,志存淡泊风雨人生一部书”。图2为友恭堂布局。

15号寿石轩书斋的两幅联袂,直述藏书之富。抱柱挂联(甘熙之父撰)是:“积卷敢夸东壁富,披函好趁北窗凉”;书斋联是:“云烟供养邀清泽,金石摩挲发古香”。

17号第二进,“友恭堂”匾额的左右两侧柱联书:“礼之用,和为贵;德不孤,贵有邻”,抱柱联书:“欲知千古事;须读五车书”。

17、19和42号的友恭堂其他楹联有:“于湖世泽;渤海家声”,“武丁旧学;典午名家”,“福禄寿三星高照;松竹梅四季长春”。这组厅堂联,集中表达了仁、义、礼、智、信的“友恭”孝义观,藏书教子的家风,以及淡泊明志的崇高的精神思想境界。

5 甘氏家训家风在建筑雕刻装饰上的表达

甘熙宅第的木、石、砖的雕刻装饰,体现了甘氏家族的恬雅、含蓄、素拙的家族品行。雕刻装饰手法既有北方的端庄浑厚,又有南方的精巧细腻[11]

简洁、精美、圆润大气的雕刻,契合书香世家淡泊恬雅的气质雅韵。甘熙宅第建筑群组的厅堂及居室的梁架都是素平的,没有镂雕装饰。雕饰只集中在一些关键部位,精巧简洁。如檐部的抱头梁的梁头,雕刻简洁的鱼龙

头装饰;隔扇门下的裙板上,钱蝠的精巧小浮雕,不仔细观察很难看到。

雕刻题材寓意,反映且符合文人平和、内敛、含蓄、豁达的性情,以及寻常人家的生活态度。例如,厅堂的梁坊处雕刻钱蝠、柏鹿,取谐音全福、百禄的寓意;雕刻柏树绶带鸟,寓意百寿;蝠磬,寓意福庆;蟠桃与鹤,寓意鹤寿。此外,梁坊和窗棂登出还雕刻有代表玉堂富贵、吉庆有余、万事如意、平升三级等寓意的吉祥图案。大厅前的门楼部位雕刻的砖雕装饰,是八仙过海、福禄寿喜等题材;此外,还有竹节高升、葡萄结子、五福捧寿、延年益寿、“福鹿十景”、“郭子仪拜寿”等木雕[12]

雕刻图案上,传达了读书人家的气节和品质。室内木制的落地罩、挂落等,雕有琴棋书画、梅兰竹菊等,代表文人气节和性情的图案[13-15]

6 结语

任何文化、任何思想都需要载体进行表达和呈现。甘熙宅第建筑内外从空间组织到装饰都蕴含着丰富的家风家训思想。思想的本质是“友恭”与“津逮”四个字的源引寓意,即孝义和藏书教子。甘氏家族的友恭传统保

持逾百年而不衰。甘氏居住在友恭堂长达150多年,凭借“友恭”家训维系家族和谐。甘氏成员慷慨好义、乐善好施、造福乡梓,也是当时金陵佳话。甘国栋的长子甘福人称“孝义先生”,甘国栋的次子甘遐年也乐于行善,生性至孝,以孝行旌表入祀孝悌祠;甘国栋三子甘延年,字存仁,号静斋,晚号愿贤老人,平时乐于济人利物,热心于公益事业,曾筑石堤,治桥梁,修水利,为人称颂。

甘氏家训家风的善、廉、俭、孝、义、和尚书思想,是我们需要学习的。现代居住空间设计,从功能规划、到空间装饰,不仅应该表达家庭思想观念和气质,更应该融入更深层次的传统家风家训思想。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屹立不倒的灵魂。

(责任编辑:肖 佳)

参考文献:

[1]甘櫯.金陵甘氏考[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

[2]马麟,杨英.甘熙宅第史话[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戴德,戴圣.礼记[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12.

[4]左丘明(作者),杜预(注译).左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5]孔安国,孔颖达(注释),黄怀信(合著).尚书正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6]潘彬彬.从《江宁甘氏友恭堂记》看甘氏家训家风[J].档案与建设,2016,(04):63-66.

[7]杨英.细说津逮楼[J].江苏地方志,2011,(03):57-58.

[8]甘熙.白下琐言[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7.

[9]王道静.礼主序贵中和——甘熙故居建筑组群空间组织[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4,(12):76-77.

[10]徐宏来.清代金陵甘氏家族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3.

[11]刘卓,王柳.民俗艺术元素在非遗景区公共空间中的体验应用研究[J].包装工程,2016,37(18):21-25.

[12]壅振华.江苏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13]张乾,袁进东,戴向东,等.论晚明文士对江南私家园林建筑及家具的影响[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6,(03):14-15.

[14]江勇.南通传统民居的装饰艺术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7,(03):86-87.

[15]房欣然,吕九芳.明清文人养生专著对老年家居设计的启示——以《遵生八笺》、《老老恒言》为例[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6,(03):26-28.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5SJB132)

作者简介:杨叶秋(1992-),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室内设计、服务设计、意大利设计史,E-mail:10514901@polimi.it

通讯作者:王道静(1971-),女,博士,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家具设计,E-mail:wdj666@sina.com.cn.

引文格式:王道静,杨叶秋.甘氏家风家训在甘熙宅第建筑环境艺术中的营构与表达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7,(11):19-21.

Wang Daojing,Yang yeqiu.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Expression of Family Traditions and Family Instructions of Ganxi’s Former Residence [J].
Furniture & Interior Design , 2017,(11):19-21.


注:本文来源于《家具与室内装饰》

 
» 上一篇: 古典家具图案装饰构图形式浅析
» 下一篇: 偏离与体验 ——消费空间设计中的风格修辞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