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信息
 生态元素符号化在商业空间中的...
 台湾筌美术艺术作品赏析
 湖南竹制手工艺产品在室内设计...
 丹麦三星级特色酒店HOTEL FOX ...
 宝岛风情—台湾美仑大饭店印象...
 竹质化室内设计的研究
 “仿古新做”——江南会
 家具的配饰设计方法初探
 家居配饰演绎中国风情
 扎哈哈迪德作品在松阿本德画廊...
 室内设计中的色彩功能探析
 第二届创意未来装饰材料创作营...
 如鱼得水的空间(二)
 德诚电力集团总部办公室室内设...
 小面积住宅室内空间设计(图)
 意大利SICIS艺术墙饰
 如鱼得水的空间(一)
 空间交响乐
 “合”-作品(一)
 中国首家艺术设计酒店—视界风...
   首页 - 详细内容
空间中模糊的功能边界
类别:室内装饰 | 录入者:fid | 发布时间:2017-12-21 [2935]

■朱曼宁1 徐 雷2 Zhu Manning1 & Xu Lei2

(1.2.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南京 210037)

摘 要:空间这种形态是具有相对性质的,它是相对于人而言的,是客观存在的;同时空间的成型又依赖于各实体之间的围合或衔接,所以,空间也是具有绝对性质的。这种空间关系与中国的传统书画中的“黑”“白”,与正负关系等概念都相辅相成。本文以仙台媒体中心为例,论述了在建筑的室内空间功能划分的前提下,边界模糊性的形式和特点,说明了模糊性边界的灵活适用的重要性,并指出具有模糊功能边界的空间给予人们开敞和自由地态度,逐渐成为信息交流时代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空间边界 ;空间功能 ;模糊 ;仙台媒体中心


Abstract: The space is of relative nature, and it is objectively present for people. At the same time, the shape of space depends on the enclosure or cohesion of entities, so the space is also of absolute nature. Such a relationship is complementary with the concept of "black" and "white"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and the concept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relations. Taking the Sendai media center as an example and under the premise of interior space functional divis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form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boundary ambiguity, illustrat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flexibility of fuzzy boundaries,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space with fuzzy functional boundary endows people with open and free attitude and it gradually becomes a development goal in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era.

Key words: Spatial boundaries; Spatial functions; Fuzzy; Sendai Media Centre


1 空间功能及边界的模糊性

想把握整体内部空间的设计,要从功能的角度出发,打破原有空间可能突破的限制,打造多样性的空间组合。[1]空间功能是为了满足人类生活、工作、休憩等活动的需求而产生,人始终都是室内设计中服务的最终对象。对整体空间进行分离和重新围合,形成独立的小部分空间[2],然而空间中功能边界的形式日益多样化,要分析空间边界就一定离不开将空间按照所需功能来划分区域,边界根据《辞海》中的释义:“地区和地区之间的界线”。那么,功能边界更多的是对空间整体性做出的归类判断。而模糊的功能边界则具有复杂性和人的心理空间感觉的分析,运用的恰当就可以使空间更加灵活多变。

模糊,显然不是特定绝对的,而是一种相对变化的。意识上,人与人的人际关系是清楚的,人们的情感是模糊的;音乐上,朗诵是清晰的表达,歌唱是模糊的;绘画上,世界事实存在的物体是清晰地,画面是表达出的动态、静态、抽象的艺术是模糊的。这些模糊都是用来表达人们的思想和内心的感觉,如同中国古代哲学中老子的模糊思维以及中国阴阳相互转换的渗透思想,体现出模糊是一种经久不衰的文化[3]。就空间而言,功能是一个相对单一的概念,即空间中的某个功能区域应是一个确切的用途,而模糊通常是由于空间中面积不足引起的,同一空间必须容纳多种功能,将丰富的功能群包裹在模糊性之内[4]。但日本建筑师伊东丰雄在日本竣工的“仙台媒体中心”的设计中,将一个庞大的空间面积中的功能边界进行了模糊性处理,使空间呈现出了一种新的感觉。

2 案例解读

仙台媒体中心位于日本本州岛,是在仙台市青叶区开设的复合文化设施。伊东丰雄对这栋建筑的最初草稿中有“海草般浮动的柱子”、“纯净的无梁楼板”以及“通透轻盈的幕墙” [5]这三种形式(图1)。作为一个面积达到两万多平方米的建筑,地上七层,地下两层,是包括了展厅、图书馆、咖啡厅、研讨室以及市民中心和为残障人士服务的咨询中心等多功能的综合建筑。在这种综合建筑的外观下,内部空间所包含的连续性、统一性和层次性使功能边界的定位更加富有多元化的表现形式[6]

■图1 仙台媒体中心草稿

3 空间功能边界的解读

建筑空间内外的交流是否通畅,需要考虑到的是它与周围环境是否产生了连续的视觉感,这种连续性的视觉感则主要通过边界的通透化来进行表达。伊东丰雄在仙台媒体中心的外立面上大胆采用了大块面的双层玻璃幕墙,使建筑本身的实体边缘感趋于模糊,产生半透明状,打破了传统外立面的硬质单一性,减弱了建筑的具象性。这个“方块形状”的建筑以通透的观感向我们呈现,目的是把整个建筑空间以开放、可接近的态度展现在人们面前。于内而言,户外天光透过玻璃幕墙,从顶到底地将自然光引入到室内空间,同时反射出临近街道的的绿化的街道,与外部城市景观创造了直接性的对话;于外而言,这样空间边界的处理限定了建筑的范围,同时又提供了视觉上的可观赏性。另一方面,建筑边界的模糊不仅体现在白天的透明性上,夜晚缺少了阳光反射的玻璃幕墙,更是将墙体的实感边界几近消失,从外观上看似乎只有建筑内部的室内陈设和人们的流动熠熠发光,虽身处室外,却宛如游在其中,达到了空间整体视觉与外部环境的模糊化边界。在这种半透明和全透明的光线转换也是将不可视和可视的转变。这种观念正如同伊东丰雄本人所说:“建筑不是用来强调永恒的,而是应该轻巧甚至是非物质的。”[7]因此,对整体建筑而言,边界模糊化却冲破了实体墙面散发出冷漠、不欢迎的生硬感,使整个建筑呈现出富有意境的边缘空间,增强了人们的关注度,从而提高整体建筑的魅力和价值。由此可见,对于建筑空间内外边界的定义,除了必备的实用性外,在美化城市环境、发展建筑空间思想等方面也起着积极作用。

想达到建筑空间与外部的有机统一,不仅与建筑整体的肌理视觉效果有关,也与建筑的结构构件息息相关。在仙台媒体中心的地上一层,伊东丰雄利用了可自由开关的玻璃幕墙作为开放式广场,以水平渗透的方式增加内部功能边界与外部环境的融合,若有似无地将外界的信息疏通到建筑内部。沿街的玻璃墙体开启之后,打破了“封闭盒子式”的建筑,形成了底层架空的视觉效果,增加了建筑内外交流,为人们提供了更高的参与度。这种弱化了空间功能区域的边界,“使‘墙’在此接近于虚无”,即包容一切,却又不同于任何事物,恰巧体现了伊东丰雄建筑思想的“不确定性”理论,运用灰空间的方式,实现了空间底部功能与外部环境的模糊化边界,人们在这种模糊的边界中行走,步行面积变得宽裕,开放广场的表演、集市、聚会等功能也得到了解放,形成了不同人群共享的、具有城市尺度的复合型场所,获得了建筑本身的额外功能享受。这是随着社会发展,信息量相互融合渗透背景下,设计师们应注意到的交流与融合的重要方向,体现着信息时代下空间发展的特点。

■图2 仙台媒体中心三种元素形式

在内部空间设计上,伊东丰雄为延续外立面神秘感,放弃了固有的功能分区模式,减少实体性的空间功能边界,使建筑内外部都充斥着轻松、自在的观感,体现了综合性大楼公共开放的本质要求。他设计中结合了柯布西耶开创出的“多米诺体系”[8],并做出发展,采取一种新颖的结构体系,以“管”“板”“面”三种形式为元素进行设计(图2)。其中“管”是建筑中如同水藻般存在、曲折向上、作为建筑支撑主体的立柱;“板”是每层地面(或者说临近一层的顶面)用混凝土而建成的夹心钢板结构;“面”是这栋建筑中空间与空间之前看似毫无联系,实则相互渗透的功能边界。这种看不见摸不到的空间功能边界既可以是两个或多个空间信息相互交流渗透的过滤平缓区,也可以是人在空间中根据自己的心理需要而扩展出的活动场所。三、四层的功能定位是公共图书馆,因此其开放性和公共性更使人重视,所以伊东丰雄几乎没有用到硬质的实体墙面来进行分离空间,而是利用实体立柱的空间扩张感对人产生的心理空间作为设计点来阐释出开放和公共性;五六七层的画廊展示、试听空间则多用家具和隔断等形式来柔软空间功能的边界,使每个空间的独立感都弱化下来[9],使人更容易感到一种被接纳被吸收的氛围。由此可见,在这栋功能多、内容复杂的建筑空间功能面前,伊东丰雄充分利用了多种巧妙形式弱化边界,让每个空间完全展露在人们面前,更具自由和开放的特色,人们在此相互碰面的几率增大,留出的停顿空间又能保证人们自身领域意识,满足了人们的交往需求,也增强了领域感。把握好这种对空间边界的模糊性运用界,对减少人们感受到空间的压抑和封闭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上文所述的“管”,即建筑支撑主体的立柱,几层建筑面同时又被“管”即13根立柱贯穿始终,每根立柱因消防需要而安装上有通透感的钢化玻璃,无论从哪一层都可以通过视线观察。相对于较为传统的层板和房梁而言,这种“管”构架体系从垂直方向冲破了空间的固定化模式[10]。同时,作为支撑性立柱体,它们还担任了升降电梯、设备管道等功能,较为细小的立柱也能将顶部花园的建筑外围空气引入室内,真正做到了室内外共享、室内层次融为一体的信息化建筑,也展现出空间整体构造与层次的模糊性边界。

4 结论

原广司说:“建筑的目的,归根结底是表现之前没有出现过的空间,或者以另一种形式来挑战历史。”[11]在仙台媒体中心这栋充满着模糊性的空间中包含着许多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也是对以往空间功能进行了挑战。人们在此不受束缚,达到了空间功能与人很好的交流状态,起到合二为一的和谐作用。

当下传统形式上的空间功能边界的清晰和明确性已经逐渐被模糊、多元化的功能边界所突破,空间中更多的可能性,更丰富的空间层次,似乎更能扩展人们的视野和行动范围,空间中功能边界的模糊性更是直接影响到整体空间的形象以及空间里的关系。因此,我们应对空间功能边界,特别是模糊的功能边界加以重视,创造出具有潜力、创造力、轻松自由的活跃空间,使模糊的空间功能边界也能为建筑和人们做出积极的贡献。

(责任编辑:张 杨)

参考文献:

[1]刘遨洋,杨毅,刘敬东.论室内设计中的功能与形式[J]. 家具与室内装饰,2016,(10):72-73.

[2]阚壮,袁哲. 居住空间功能布局再设计的方法探析[J]. 家具与室内装饰,2016,(09):116-117.

[3]黄磊. 室内设计对建筑文化的传承[J]. 艺术百家,2012,28(S1):125-127. [2017-08-19].

[4]孙昕,雷亚芳. 浅析室内设计中空间的模糊性与精确化[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6,(04):180-183.

[5]程云杉,戴航. 明晰、张力和动态——对于结构配置及其表现性的思考[J]. 新建筑,2009,(05):83-87.

[6]颜军.室内环境设计与现代生活.艺术百家,2010(A01):151-152.

[7]车轩. 承前启后——谈伊东丰雄的建筑思想及其影响[J]. 中外建筑,2013,(06):36-37.

[8]沈轶. 站在机器时代与数字时代的交叉口——细读仙台媒体中心[J]. 新建筑,2005,(05):63-65.

[9]王洁,朱鹄飞. 从空间的构筑到场所的形成——评仙台媒体中心的非构筑性[J]. 华中建筑,2006,(02):31-33.

[10]程亮,谢振宇. 仙台媒体中心的非理性因素解析[J]. 中外建筑,2006,(06):75-77.

[11]王昳雯. 伊东丰雄的建筑及其思想的演变[J]. 山西建筑,2008,(10):27-2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00498)

作者简介:朱曼宁(1994-),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室内设计,E-mail:407596267@qq.com

通讯作者:徐雷(1958-),男,教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及理论,E-mail:1617882336@qq.com

引文格式:朱曼宁,徐雷.空间中模糊的功能边界[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7,(11):72-73.

ZHU Manning, XU Lei. Fuzzy Functional Boundaries in Space [J]. Furniture & Interior Design , 2017,(11):72-73.


注:本文来源于《家具与室内装饰》

 
» 上一篇: 论现代艺术的审美非具象性
» 下一篇: 古典家具图案装饰构图形式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