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信息
 指间的家具艺术——家具模型设...
 低坐具向高坐具的演进
 藻井中的儒家文化
 基于用户体验的设计思考——以...
 小户型多功能家具的几款创意设...
 朱小杰家具设计思想的价值
 中国传统家具创新探讨
 解析意大利沙发品牌Calia的本土...
 明式家具审美文化与现代家具设...
 基于用户体验的产品创新再设计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家具DI...
 非木质材料在现代家具设计应用...
 著名设计师朱小杰谈设计与生活...
 彰显北欧特色 鼓励设计创新(图...
 中国明清家具现代价值考
 第3届“为坐而设计”大奖赛获奖...
 川西民间家具初探
 从卡姆帕纳兄弟思考当代家具的...
 彰显北欧特色 鼓励设计创新...
 著名设计师朱小杰谈设计与生活...
   首页 - 详细内容
环境(艺术)设计新范式 ——基于清华-米理双学位的视角
类别:设计论坛 | 录入者:fid | 发布时间:2022-02-17 [1115]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在中国持续活跃、学习工作人数众多的研究和实践领域,是“设计学”一级学科下以“空间”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专业。近些年,相关学者在《装饰》《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设计》《Design Issues》等学术期刊上对该专业的名称、内涵、核心和边界展开了讨论。然而,该专业在学术与实践领域仍然面临着有待解决的“困境”。在新兴设计思维转型的背景下,专业的新范式呼之欲出。

1.1 悬而未决的专业名称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我国有超过60年的发展史,在由国家教委编写的《普通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本科专业目录》中,专业名称经历了“建筑装饰艺术”(1963年)、“环境艺术设计”(1987年)和 “环境设计”(2012年)的重要变更。专业名称的变化不仅是简单的汉字变化,其背后蕴含着专家和学者们的不同的观念及态度,以及对专业未来发展的期望。在最后一次的名称修改中,学术界并未达成统一的共识,其主要原因是对“艺术设计”和“设计”在观念层面的不同理解及使用。因此,导致了“环境艺术设计”和“环境设计”这两个名称经常混淆使用于研究和实践中,形成“一个专业,两种名称”的现象,故本文使用“环境(艺术)设计”一词来指代该专业。争论的代表声音主要来自两位对于此专业做出重要贡献的学者。

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主任张绮曼教授指出:“在国外这个专业名称的英文可以叫‘环境设计’,因为英文‘design’是包含艺术设计的内涵的。中国的国情和国外不一样,一般中国人认为设计是指工程设计,只有加了装饰二字之后才知道是和艺术结合的设计。”

相反,另一位也曾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主任的郑曙旸教授则认为:“设计学的科学发展取决于艺术与工学两类学科在同一平台进行教学、研究、社会服务和传承创新的水平。要在中国实现设计学的科学发展,就必须整合两类学科的有限资源,使艺术与工学在可能的领域从分离走向统合。从‘环境艺术设计’变更为‘环境设计’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1.2 宽泛的专业内容与定位

“环境”一词的含义非常宽广,在《辞海》中的释文为:一般指围绕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外部条件和要素的总体,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导致了今天的“环境(艺术)设计”似乎可以囊括室内、景观、家具、陈设、展览、展示、项目策划、建筑、规划、公共艺术、风景园林、城镇建设、乡村改造,甚至包括环卫、环保、污水处理、大气治理和环境治理等内容。但是,上述各专业也都有相应的学者和专家在持续研究,仅环境设计专业的学者想掌握和了解全部上述领域的知识,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显而易见,一个专业的内涵如果没有精确的针对性,其研究和实践成果也将是空洞浮泛的。


1.3 专业的核心竞争力缺乏

诚然,每个专业都应拥有自己核心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者的教育背景大多是建筑学、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他们大多使用自己原专业的知识、方法、工具来进行实践和研究,这便导致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一直是从其它专业中不断“模仿”和“借鉴”。在专业发展的过去60年中,自身本应有的“研究范式”和“实践方法”始终是缺失的。

中国和意大利是东西方文明的发祥地,也是当代“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伙伴。2014年,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米兰理工大学的“中意创新合作周”上提出了“融合中意设计智慧”的重要指示(图1)。在中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的背景下,从2007年起,清华大学就与米兰理工大学签署了“设计学硕士双学位”项目。其中,中国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就对应意大利的“室内与空间设计”专业(图2)。米兰理工大学副校长朱利亚诺·诺奇(Giuliano Noci)强调:“中国是米兰理工大学最重要战略合作的国家之一”。


2.1 清华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在西方语境中,“环境艺术”特指一种当代艺术的流派,“环境设计”也常常联系到环保、可循环、生态等领域的话题。然而,中国语境下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西方语境下的两个概念之间有着很大出入。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还处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生产力及创造力薄弱,没有形成专业的室内设计团队,室内装饰的工作通常由建筑师来取代。到了1958 年,为了迎接国庆十周年,中央政府在北京挑选了“十个大型公共建筑”来体现新中国的建设成就。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师生在这些项目的室内设计与装饰中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中国的室内设计正是从该阶段开始“起步”,这也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雏型阶段。

专业的系统建设和成长离不开高等学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是现代中国设计学科的发源地,也是最早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对其他中国高校的影响巨大。在过去约60 年中,该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先后经历了室内装饰(1957年)、建筑装饰(1961年)、建筑美术(1962年)、建筑装饰美术(1964年)、工业美术(1975年)、室内设计(1984年)、环境艺术设计(1988年)、环境设计(2011年)共计八次的名称修改。另外,该校的学科带头人向国家教育部申请,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修改专业名称两次,分别为“环境艺术设计”(1988年)和“环境设计”(2011年)(图3)。

课程的设置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表1)。在本科阶段中,主要课程可归纳为:(1)设计史论课程,如中国工艺美术史、建筑与园林历史等;(2)设计基础课程,如视觉语言、形式基础等;(3)设计工具课程,如设计表现、灯光和色彩。(4)设计工作坊(5)毕业论文(设计)。在硕士阶段中,主要课程可以归纳为:(1)设计史论课程。如环境艺术设计导论等;(2)设计理论课程,如生活方式与设计、景观形态研究等;(3)设计工作坊;(4)毕业论文(设计)。

表1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设计本科和硕士学位项目课程


2.2 米理的室内与空间设计专业

米兰理工大学的设计专业拥有杰出的国际声誉,70%的意大利建筑师和设计师曾毕业于此。在2021QS世界大学的“艺术与设计”专业排名中,该校位列全球第5。1993年,该校建立了意大利的第一个工业设计学位授予点;2000年,该校成立了设计学院,目前是意大利最大的设计教学和研究机构,是唯一拥有本、硕、博三个级别学位授予点的意大利高校;2008年,设计学院开始招收“室内设计”本科生;2010年,开始招收“室内设计”硕士生;2018年,硕士点名称调整为“室内与空间设计”;博士点有两个类别,一个是下设在设计学的“工业设计”博士点,后更名为“设计学”博士点,其中有“环境、景观和移动性设计”的方向。另一个则是下设在建筑学的“室内设计”博士点,后名称调整为“建筑、城市和室内设计”(图4)。

本科阶段“室内设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空间设计项目所需的多种基础技能,包括对空间的形式、功能、技术等技能。课程类型(表2)可归纳为:(1)设计史论课程,如设计与建筑史等;(2)设计基础课程,如元设计的工具及方法等;(3)设计工具课程,如室内设计材料等;(4)设计工作坊(5)毕业论文(设计)。

表2 米兰理工大学室内设计本科和室内与空间设计硕士学位项目课程

硕士阶段的“室内与空间设计”专业的目的是深入培养学生可以掌握空间设计的功能、美学、技术、语境的技能,用可持续的方式优化环境空间和建筑遗产,分为室内设计、临时空间和景观和室内空间设计的三个方向。课程类型可归纳为:(1)设计史论课程,如设计与建筑史等;(2)设计基础课程,如元设计的工具及方法等;(3)设计工具课程,如设计制图等;(4)设计工作坊(5)毕业论文(设计)。


2.3  从“室内”到“环境”和“空间”

清华大学和米兰理工大学的两个对应专业都是由原来的“室内设计”发展而来,其变更的重要原因基本相似。

2.3.1 从“室内”到“环境”

上个世纪,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奚小彭、潘昌侯、张绮曼等学者在室内设计的基础上提出“环境”的概念,归纳原因如下:

(1)物理空间层面。“室内”或者“建筑”已经不能准确地表达该专业的设计对象,因而用“环境”一词涵盖室内和室外两个空间。

(2)设计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室内设计不应仅仅解决局部的美化设计,它是一个对人生活空间的系统设计,富有系统性与完整性。

(3)艺术和设计哲学观层面。人、社会与环境应和谐共存,结合物(实)的形式美和空间(虚)的气氛美。

(4)社会思潮层面。20 世纪70 年代末兴起了“环境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观”。

2.3.2 从“室内”到“空间”

2017年,米兰理工大学将硕士项目的名称从“室内设计”更改为“室内与空间设计”。安德烈亚·布兰齐(Andrea Branzi)、富尔维奥·伊雷斯(Fulvio Irace)、乔万娜·皮钦诺(Giovanna Piccinno)等学者在室内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了“空间”的概念,归纳原因如下。

(1)室内设计的英文单词(Interior Design)与意大利语单词(Design Degli Interni)的词意和内涵并不完全相同。意大利语的“Interni”一词所表达的更丰富,它指一切事物的内部。而英语的“Interior”一词则特指房子的“内部”。

(2)室内设计通常被认为是建筑学的下设专业,但实际上是一门独立的专业,它把设计学和建筑学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该专业还应包括那些户外空间,如广场等公共空间。

(3)室内设计专业具有不确定性的跨学科的性质,它会跟随现代生活的变化而重新定义,并凸显出社会变化的新格局。

正所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通过两国设计文化和理念的比较,我们可以辩证地看待中意两国的设计认知和文化。


3.1 设计学科定位

两国在设计学科的设置上及教育体制上有巨大差异。在中国语境中,设计与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设计”对于中国是一个外来词汇,在融入中国语境的时候,一直存在着“误读”。在历史中,它被用“图案”“装饰”“工艺美术”“实用艺术”“艺术设计”等词汇来代替。在中国教育部最新的学科目录中,设计学(代码:1305)是艺术类(代码:13)下的一级学科,“设计”与“艺术”是“被包含”的关系。在意大利教育部的最新学科目录中,设计学(代码:ICAR/13)隶属于土木工程与建筑(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代码:Area 08),“设计”与“建筑”是“被包含”的关系。通过对中国和意大利对于设计学科设置的对比。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两条不同的设计的路径,一条来自于艺术,而另一条则来自于建筑,这是两种不同的对设计的理解及思考方式。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设计和艺术的关系并不是绝对和唯一的。

另外,20世纪最重要的设计学研究者之一、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伦纳德·布鲁斯·阿彻(Leonard Bruce Archer)在1979年提出“设计”应当是不同于“人文”和“科学”的第三种文化(图5)。毫无疑问,艺术对于设计的美学属性是有巨大的影响和贡献。但是,它们是有明显区别的两个独立的专业和领域,并没有隶属关系。回应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名称之争,笔者认为伴随着当今时代的变革和语境,“环境设计”应当是其准确的名称。


3.2 高等教育体制

两国高等教育体制是不同的。中国的教育体制是以公办为主、民办为辅,政府的政策和财政支持是倾向于公立院校。公立和民办的高等院校的学位证书均由教育部认证和颁发,专业名称是统一的。然而在意大利,不同类型的院校(公立、民办和公立+民办)可以自主开设不同的专业,名称是多样的。以米兰理工大学的设计系统为例,它是由公立的设计系(Department of Design)、设计学院(School of Design)和民办的POLI.DESIGN学院共同组成(图6)。其中,设计系是最重要的科研学术机构,由教授、研究员和博士研究生组成;设计学院是主要的教学机构,拥有设计学的本科和学术型硕士点;POLI.DESIGN学院注重和市场的结合,更多是成人教育和专业型硕士学位的培养。与中国情况不同的是,意大利著名的民办设计院校同样深受学子和市场的高度认可,如多莫斯设计学院(Domus Academy)。著名的设计师安德烈·布兰齐(Andrea Branzi)、伊塔洛·罗塔(Italo Rota)、亚历山德罗·圭列罗(Alessandro Guerriero)、埃佐·曼奇尼(Ezio Manzini )等都是该校的教授,这类民办院校的教学与市场紧密结合,学生拥有更多和第一线的设计师接触及实践的机会。

通过对教育体制的比较,笔者认为意大利的教育体制更具有灵活性,学生的选择更为多元。如果想成为一个严谨的理论性研究学者,那么公立院校一定是首选;如果想成为专业的实践性设计师,那么私立院校也是非常好的选择。然而,中国的院校对于学科、专业的建设并没有完全的自主权,为数不多的民办院校仍然还没有被大众和行业所接受。然而,无论是公立或民办的高等学府,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培养一个既懂“理论”又会“实践”的“通才”,这是一个很难完成的教学任务。因此,两种类型院校的共存是非常有必要的,拥有设计专业特色、明确培养侧重点的高等院校是未来所趋。

另外,在国际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民族的自我文化和自我认同不能缺失。中国和意大利都是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度,使用的官方语言并非英语。在知识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语普及化是大学国际排名的量化考核的重要因素。激进的米兰理工大学曾经在2012年向国务院申请全课程使用英文授课,经过6年的博弈,最终在2018年被意大利国务院驳回。意大利国务院认为:意大利语的传播和使用在保护文化遗产、平等、教学、自由和大学自治等方面都能起到重要作用。直到现在,意大利的任何一所公立大学的学位项目都被要求使用意大利语言授课。

如今,真实世界面临的问题往往是涉及到各类利益相关者的复杂系统,现代的设计已经从对“产品和服务”的关注转型到适用于各种社会问题的可靠“方法集”。2019年,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副校长纳伦·贝菲尔德(Naren Barfield)在上海的演讲中提出“艺术(和设计)的教育和艺术设计教育本身无关”。他认为在全球人类所面临的众多挑战中,设计教育需要培养积极的、具有探寻精神且全面发展的团队协作者。同时,设计师不能仅“服务于创新”,而是要像企业家和策划者一样“引领创新”。

为了应对和解决各类社会中的“抗解问题(wicked problem)”,当今设计师的关注点已经从“符号”和“事物”转变到“行为”和“环境”,正处于第三和第四矩阵中(图7)。设计的重心已经从“对象”(指产品、服务和系统)转移到“思维和行为方式”(指方法、工具、设计文化)。在设计思维的巨大转型的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正在迎接新的范式。

我们不妨再看中文的“环境”一词,它是由“环”和“境”两个字组合而成。其中,“环”字可理解为“环绕”“周围”,它具备了“以人为中心”的属性;而“境”字可理解为“境界”“条件”,它具备了“物理+非物理边界”的属性。

在此基础上,笔者为环境设计所下的新定义是:环境设计是运用多学科、可持续方式解决以人为中心的社会问题、环绕在人周围的条件和境界的设计专业。在这个语境下,环境设计专业不仅仅解决“造物、物理和可触”的问题,更聚焦环绕人周围的“非造物、物理不可触”问题,如服务、战略系统等。我们可以试图想想今天一个客户进入餐厅不仅仅是享受可触的装饰设计和美味的食物,一个好的系统服务和体验也是客服所需的,这些“非造物、物理不可触”都是所需设计的。新范式的环境设计是解决空间中从第一到第四秩序的系列问题:(1)语言、图像;(2)实体物件;(3)活动、服务、过程、体验;(4)组织、系统。

近些年,由米兰理工大学设计学院院长科琳娜·路易莎·玛丽亚·弗吉尼亚(Collina Luisa Maria Virginia)领衔,进行了空间设计的新范式的教学和研究改革:在产品服务体系设计硕士项目中开设了室内空间方向,在室内与空间设计硕士项目中开设了服务设计方向,两个方向老师进行专业交叉研究合作。基于近5年的教学实验,由米兰社会创新和可持续设计实验室(DESIS)提出了“空间+服务”模型(图8)。该模型指出了空间是实体载体,服务是类似触点和节点,二者相互交织。最终,服务是在实体空间中并产生有形的结果。另外,同济大学的娄永琪教授在《环境设计》一书中提出了以“生活——空间生态系统”为核心对象的新环境设计概念,论述“以人为本”“战略设计”“体验设计”“服务设计”及“叙事和场所营造”方法的优势。

2021年,笔者在北京设计周的“设计马拉松”活动中进行了教学实验。课程以“15分钟生活圈”为主题,研究手段是设计思维驱动的“空间+服务”的跨学科方法,设计目标涵盖四个设计秩序的问题领域(图像、物体、服务、系统)。区别于传统教学的设计“结果导向型”的教学方式,我们更强调设计“思维系统性”的训练。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以“双钻模型”(发现—定义—发展—交付)作为导向,更多地训练同学们“以人为本、系统性、协同性、可视化性”的设计思维。

在《15分钟生活圈之垃圾系统管理与改造:以方家胡同为例》的课题小组中,学生们设计了垃圾投放路径(图像)、智能垃圾桶(物体)、胡同拐点改造(空间)、垃圾智能APP客户端(服务)和垃圾投放宣传活动的整套生态系统的原型(图9-图13)。这是一套可以在胡同中使用的智能垃圾投放和回收利用的可持续系统设计,结合了线上和线下的多重工具。同时能让当地居民共创和营造新的和谐环境,最终提高该社区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凝聚力。

在前期调研中,同学们使用了用户访谈、情景地图、问题树、场地分析图等工具发现了方家胡同存在环境杂乱、垃圾乱丢、空间利用不合理的复杂问题并加以分析。接着,他们定位了以胡同内的拐点改造,并建造垃圾投放、回收、利用的可持续管理系统的设计愿景和假设。之后,他们通过同理心地图、用户画像、用户旅程图、利益相关者图工具来分析空间中用户的特性和行为。最终,他们整合了各类设计专业(战略设计、服务设计、体验设计、建筑设计等)的各类优势工具进行原型设计。整个教学过程中,笔者着重以研究驱动型的设计模式推展,我们认为优秀(合适)的设计一定是基于扎实(严谨)的研究来解决复杂的“抗解问题”。

固然,“设计”对于全球每个国家都是既古老又年轻的思想、学科和领域,在东西方文明照耀下,其历经多个世纪的洗礼、涤荡,无论是西方设计史,还是东方处于变革时代设计风潮,其也正在逐渐成为一个被规范和科学化的新学科、新视域、新境界。当前,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人类正在探讨所面临的危机、变革与发展方向,笔者呼吁:设计学科需要一个全球学者所认可的“基本共识”,锻造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创建从“室内+室外的设计”转型到“造物+非造物的设计”的专业新范式。未来你我躬身入局,共建“环境设计命运共同体”势在必行。



注:本文来自《 家具与室内装饰 》杂志2022年第1期





 
» 上一篇: 中国传统榫卯结构 在现代家具中的创新应用研究...
» 下一篇: 天坛边上的非遗之苑 ——咏园·拾柒精品酒店设计案例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