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信息
 以床为屋和以屋为床——中国传...
 创造更美好的居住环境--室内外...
 西化之初的日本民居与家具
 Maison&Objet家具影像
 慈贞庙阁: 唐代女性庙及其明代...
 日本 爱媛 伊东丰雄建筑博物馆...
 西班牙VONDOM户外家具与饰品(...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馆藏家具(三...
 西班牙VONDOM户外家具与饰品(...
 好莱坞经典格子公寓
 MAZARIN豪华游艇及其内部装饰设...
 西班牙VONDOM户外家具与饰品(...
 清新自然的内墙饰材——室内外...
 Cavio家具高雅精致生活的真实表...
 日本原创设计水母凳的故事
 西班牙VONDOM户外家具与饰品(...
 巴黎家居装饰秋季展
 英格兰建筑师Will Alsop艺术建...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馆藏家具(一...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馆藏家具(二...
   首页 - 详细内容
“异托邦”语境下历史旧址场景建构——以冀东西部抗战旧址室内设计实践为例
类别:异域风采 | 录入者:fid | 发布时间:2023-01-13 [741]

在西方哲学思想开始成熟之际,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曾在《另类空间》(Desespacesautres)一文中提出“异托邦”(Heterotopia)哲学理论概念,这种观念是其从微观分析视角,使用非线性思维来研究那些在人们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各类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对空间的表征作用。正如福柯在文中提到:“我们是生存于一种关系整体之中,这些关系决定了彼此不可还原和绝对不可重叠的位所”[1]。可见,历史旧址空间也是受那些存在生活之中的知识、权力与文化范畴主体的影响介入,从而被主观地改变创造的,这种改变创造会给予空间特殊的意识形态和功能意义,在福柯异托邦语境下研究历史旧址场景建构,去挖掘研究对象旧址空间中容易被人忽略的因素,能够为历史旧址场景建构提供哲学思想理论上的启发和场景建构空间设计上的指导。


《辞海》中对旧址的释义为:“指已迁走或不存在的某个机构或建筑的旧时地址;多年前曾使用过的建筑物地址”。旧址一般体现为建筑形式,是受地理环境、历史事件、名人故居文化等主体影响而形成的历史文化遗存,旧址空间复合多样,它并不仅仅是简单的,使用宏观视角去叙述主流意识的建筑场所,而是在长期民族历史沉淀和实践中所形成的特定文化精神和文化形态的空间载体。如何打破宏观视角、单一文化、雷同形式的空间表现僵局,是旧址保护利用发展的重要发展方向。

历史旧址作为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历史印记,1950年伊始,国家政府就开始进行相关文物古迹、遗址景观保护的条例修订及纪念建筑修缮工程等工作,到如今,对于这些历史文化传承示范区及相关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极大地扩展了传承保护及利用发展的方式方法。在1994年《关于原真性的奈良文献》的文件中,始终强调文化遗产初始和后续的历史信息特征其可信性与真实性的重要价值,其参考内容包括:形式与设计、材料与物质、使用与功能、传统与技术、位置与环境、精神与感受以及其它内在的、外部的因素[2]。所以在历史旧址遗产保护利用过程中既要保护其固有的内在遗产价值,也要发掘人民群众在主观认知影响下产生观念的情感价值。在过去的历史时间维度上,历史旧址是当时事件发生的相关人员的个人记忆,而如今的历史旧址还被赋予了民族集体的共同记忆,这种具有凝聚力的民族意识的空间,是由内涵丰富的历史遗产与其附加的情感价值共同构成的。身处在旧址空间的游览体验,正是这种同时包含了“记忆”(memory)和“期望”(anticipation)的瞬间感受[3],并将二者巧妙地结合。旧址场景的建构是通过梳理历史旧址空间的逻辑关系再现真实,将真实生动化、审美化、象征化,来使观者更好地理解、接收所要呈现的文化表达,更好地强化民族集体的共同记忆,满足观者内心的渴望,使得民族意识与感知情感达到一致。场景建构使得观者跨越地域和空间的交往成为现实的同时,再现旧址让历史旧址的文化内涵得以与群众记忆感知相连接,使作为物质遗产的旧址开始苏醒并具有生命力。

不管是过去遵循旧址复原及陈列布展的场景建构方式,还是近年来利用新技术建立极具真实感的虚拟场景[4],其目的都为了让人们在这个空间中更具体验感,将社会记忆通过场景输入给人们从而形成个人记忆,从而再现过去的历史、重建文化记忆、满足人的回忆需求,带给人们更多的文化记忆体验。如何通过微观分析视角对旧址的空间逻辑关系进行层次解读,有利于挖掘研究对象中容易被人忽略的因素,为后续设计实践打下基础。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生活交往方式和价值观念都在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差异化发展趋势,但从历史旧址的保护及利用发展工作的主体形态来看,占主流方向的仍是“同质性差异”[5],因此从人们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上来说,发掘“同质性差异”是必要的。乌托邦(Utopia)是人类思想意识中最美好的社会,也指无法实现的理想社会,但福柯认为在人类文明进程中,一定存在着一个受社会体制、理想意志、生活生产经验等影响的,有着复杂联系并实现了乌托邦的真实场所,这种类型的空间被他称为“异托邦”。在福柯异托邦语境下研究历史旧址场景建构契合当代旧址空间保护利用发展创新模式,从历史旧址关系层次的微观分析视角对社会存在进行权力分析,去挖掘我们研究对象旧址空间中容易被人忽略的因素,能够为历史旧址场景建构提供哲学思想理论上的启发,也为历史旧址文化功能提升与文化遗产、旧址风格保护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指导,如图1“异托邦”理论历史旧址空间建构模型所示,将旧址场景建构设计的研究实践建立在福柯异托邦空间观念的基础之上,保留旧址的原真性和个性魅力,推动旧址内涵精神与现代生活生产共生发展。

2.1 旧址空间的映射重组作用

“在镜子中,我在一个非真实的空间中看到我不在其中的我。我就在我并不在的那个地方,亦即某种的让我看见的阴影,它使我在我所不在的那个地方看到了我自己[1]。”在《另类空间》这篇文章中,福柯用照镜子的例子进一步解释说明了异托邦的作用,他认为异托邦就像一面镜子,能通过映射重组(reconstituer)的方式“让我看见了自己”,这种使事物跳脱出原有空间(映射)并分解重构(重组)的方式,能让人从客观视角看到隐藏在空间背后的含义以重新认知解读空间本身,更重要的是,异托邦在映射重组的过程中并没有脱离现实空间,它依旧真实地存在于现实空间的镜子中,只是对于重新审视镜子中空间环境的观者来说,空间内深层次的内容得以被窥见[6]。

旧址空间正是这样一个受历史文脉、地域文化、人民意志等影响的,能够引起广泛讨论关注的,并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物质载体的特殊场所。它在以下三个方面反映出其作为异托邦的镜像作用:(1)旧址能够映射空间的历史:处于旧址的观者并不属于过去,但依旧能够通过空间中的展示陈设感受到蕴藏于旧址深处的情感氛围,是因为其通过映射历史时期在旧址发生的事件及区域内周围空间环境的特点,让身处旧址空间的观者仿佛在现实的世界看到了过去时间维度里的场景故事。(2)旧址空间能够与观者相联系。旧址的事物并不是原封不动地将当时的环境空间完好保存下来,在经过时间与岁月的洗礼后,它已经不再是当初最原始的状态,而是融入了当代的文化观念与价值,也正是因此,旧址空间在新时代所产生的意义能够与当下时代的观者产生联系,当观者来到旧址重新审视这片历史空间环境时,旧址能够在与观者联系的那一刻具有现实意义,联系的瞬间即重组的瞬间,保存下来的旧址空间即被打散重构于现实空间的异托邦。(3)旧址能够展现背后的文化内涵并重组再现于现实空间。观者身处的旧址空间可以实实在在地反映着历史时期艰苦紧张的时代特色,但它却被当下的展陈形式与价值观念所影响,从而让观者意识到这是一个区别于现代维度的历史空间,其背后是具有承载记忆与历史的价值与意义。旧址的身份已经改变,它从过去的实用空间变成了文化记忆的承载空间,旧址就是把它从实用空间打散让观者意识到它的历史内涵后重组为文化空间,并通过现实物质展陈而表现出来,在旧址物质层次表面后面的是历史文化,也正是我们需要通过这个异托邦感知的重要元素。

2.2 旧址场景的特征及空间逻辑

在旧址空间中那些被建构的文化场景包含着历史事件中各种要素,他们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逻辑关系。通过上述对异托邦文化并置、更新运作、历史积累与感知联接、场景并置、开放系统及异位置补偿的特征[1],与旧址场景空间对比,寻找和发现旧址空间里隐藏的和赋有启发性的逻辑意义。

(1)作为异托邦的旧址场景,具有多种文化并置的特点。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承载着文化内涵的旧址空间集合了浓厚地域文化、各民族传统文化、农耕文化、军旅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等。所以每一个旧址空间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都有着其特殊的历史印记。在对每一个独特的旧址空间进行场景构建时,要做好充分的资料梳理、走访调研等前期工作,做到陈设有理有据,并且考虑到旧址空间所表达的内涵并不是孤立的,其中包含着传统、风俗、习惯、习俗、风尚、牺牲、奉献、回忆等内容,要注重场景的真实性与多样性的细节表达。

(2)作为异托邦的旧址空间存在于现实世界,因此其具有根据阶段变化来以不同的方式运作发展的特点。在旧址过去的时间节点上,旧址空间是当年历史事件发生地,是一个具有实用功能的空间;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旧址作为遗址景观,文物专家们对旧址建筑进行工程修缮,这是需要抢修保护的空间;而到如今,旧址空间是集文化记忆、文化体验、文化教育、文化宣传等多维度发展的空间。随着旧址工作保护及发展工作的进行,我们逐渐意识到这是一个可以凝聚民族力量的空间,是由内涵丰富的历史遗产与其附加的情感价值共同构成的。所以在坚持保护其建筑空间原貌时,场景建构能够挖掘群众在主观认知影响下产生的情感价值,这种新的情境化学习模式,让人们融入其中并收获角色参与感,提升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带来了新的思考。同时通过现代使文化建设和传播精准化和个性化,并深度挖掘各自的独特价值,让旧址文化充满亲和力与鲜活力,而且更加“丰满、立体、时尚”,真正让旧址文化“潮起来”。

(3)作为异托邦的旧址空间有能力在一个真实的场所并置几个本身无法比较的场所。历史的旧址空间充斥了社会和文化的意义和联结性,是当时的人们从实际功能出发所建立的空间,是人员较为密集、功能复合、兼容并置的,而这些能够兼容的空间本身也是不一致的,如抗战时期农耕社会人民生产生活的场景、战士与领导指挥抗战的工作场景。没有这种现实场景细节的充斥,空间将沦为固定的、僵死的和非辨证的,所以在当代关于旧址空间场景构建中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空间的复杂差异性进行设计处理,恢复其融合并置的状态,将现实的真实场所通过再设计的形制并置多个类型的空间。

(4)作为异托邦的旧址空间常常和时间的断裂(desoupages du temps)相关联。在这里旧址空间中加入了时间的概念,区别于正常时空发展的传统时间性,人们处于某种与其传统时间绝对的断裂时才开始完全起作用。在这里旧址空间容纳了与其本身相异的时间或历史片段,使空间与时间在一定语境下,以较为复杂的方式来加以组织和安排,被解构重组,并且交叉呈现。在这里这种空间与时间的交汇可以分为无线积聚时间和狂欢式两类:①时间无限积累的过程:在旧址空间通过积累编排加强历史的痕迹、具体的遗物、事件记录、直观形象及资料陈列展示等方式来强调历史遗产本身价值及相关的重大事件所产生的附属价值。②短暂时间内的狂欢式:是指观者在旧址场景中对于存在事物的陌生感、新鲜感,在叙述过程中对构建内容的那一刻的信息接收。场景构建就有这种效果,将叙述方式从宏大的叙事方式转向个人对事件的感知接受方式。当每个人对此认可并在集体中有归属感时,群体中的个体开始自我选择、自我承担、自我辨认并达到民族集体的团结互助。这意味着,文化遗产不再禁锢于历史语境之中,人们既是文化记忆的传承者也是再生产者。

(5)作为异托邦的旧址空间假定了一个开放的和关闭的系统,这个系统使空间异位孤立起来,并使之同时具有可渗透性。这种封闭和开放的系统空间,只针对于进入系统的对象是否被允许并被欢迎的。或者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是进入到此空间的人是根据自己的意愿去接受空间中的设定条件,若不接受则无法进入。对于旧址空间的场景建构来说,人们只有从内心接受这片空间,才能得到特定群体的认同感,因此场景需要基于历史文化,按照特定方式编排的出符合文化特点的场景特征,勾起人们的兴趣或回应,让观者真正走进旧址空间,进而建立起一种内在情感关联,以此传达精神和特定的象征意义,感受到文化记忆的同时捕捉到场所给自身带来的价值意义。

(6)作为异托邦的旧址空间有一种与其他空间相关的功能,既异位补偿,也就是创造一个与现实空间一样完善、严密和妥善安排的特殊空间场景,场景本身的叙事能力使其既具有组织社会秩序的能力又能真实传达历史文化的变革,可以将其储存的“社会记忆”直观向外界表达,在场景构建中是十分重要的。由于以前的旧址空间没有很好地保存下来,导致现在的旧址空间的内容是缺失的,故而需要有依据的推演来投射现实生活中世人所向往的时空情境,打破既有时空阈限,将想象力界限延伸至极限。


冀东西部抗日旧址属于历史景观遗产,室内场景建构是基于抗战时期根据地原有生活、生产、工作的真实情景为设计依据,进行实验性场景建构设计应用探究。笔者所属的设计团队受北京市平谷区桃棚村邀请,为村内抗日战争时期遗存的三处旧址:联合县委旧址、冀东西部分委旧址、公安科旧址,进行室内场景建构设计。三处旧址共十一个空间,是抗日政府借用并与老乡合住的住宅空间以及作为领导抗战办公的场所。桃棚村原有的旧址建筑群,有着再现历史场景得天独厚的优势,它承载着在特殊岁月里,冀东西部军民并肩抗战斗争的记忆。旧址场景建构过程中,根据设计的过程思路、工作方法、深入层面,总结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恢复旧址原貌与细节特征;第二阶段:建构沉浸场景,再现表达旧址空间设置与内容;第三阶段:留下解密线索以激发观者在空间内的想象力。以冀东西部抗战旧址室内场景建构为案例研究,根据建构旧址场景过程中的方法步骤及深入层面,来探究把握旧址场景建构模式。

3.1 建筑修缮:真实与特征

在旧址建筑及室内历史肌理的恢复中,团队从遗产保护的角度进行复原,对旧址空间中那些由于不可控因素导致损坏的部分进行保护性的修缮。在设计实践案例中,冀东西部旧址为冀东鱼子山桃棚村乡土建筑普遍形式,建筑材料为当地的石料材垒砌砌筑并辅以砖材,显露出质朴的肌理之美。建筑房檐普遍较低,屋顶清水脊的两侧向上翘起形成“蝎子尾”,灵巧而生动,建筑依旧遵循着平面布局为三围合院的三大开间式(三开间正房)“一字门”式住宅。入院随墙门楼式大门是木制的双开门,入户门窗的“步步锦”棂心组合形式及窗户外侧的窗棂上糊纸都被很好地修缮保存[7](图1)。早年间,由于村里对于旧址室内空间保护意识不强,领导办公室的东西厢房的炕床及中堂的两个灶台都已经被拆除,没有了当年的影子,但这炕床及灶台作为冀东人民聚居地方的文化载体,也是当时人民生活习惯的缩影,对旧址室内场景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设计团队根据三处旧址中的另一处公安科旧址中的屋子里的设施为参考,恢复搭建住室临窗一侧的土炕及与隔界山墙相连通的另一侧过堂屋的灶台,寻找当地村里老乡,按照当年的形式工艺、材料质地进行复建。旧址室内环境在场景建构前为村史陈列空间,主要由大红玻璃展柜及墙壁图文展板组成(图2),团队与当地政府村民沟通协商后将室里的展柜撤出、展板摘除,以恢复冀东西部分委旧址建筑及室内历史机理,为后续室内场景内容建构植入打下有良好的基础。  

▲ 图1 基于“异托邦”理论历史旧址空间建构模型示意图

▲ 图2 冀东西部旧址建筑环境

3.2 空间再现:设置与编排

对旧址空间的设置编排包括了空间的布局及功能划分、室内的设施及相关物品摆设等内容。这些内容的组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认了空间所表达的基调,营造出符合历史语境的体验空间。场景是由历史事件、人物关系、历史机理、现场痕迹、遗留物品等因素共同构成,并使空间有了叙事的功能,在场景建构中要思考事件背景下的历史环境与相关联物,对现存的、不同类型的、零散化的事物,按照事件发生的逻辑进行推演,通过逻辑框架将空间物质化的事物联接,形塑一个可以阅读、解释、提示、追忆某个事件的记忆场景[8]。因此在恢复场景前,团队需要进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走访当地老人等相关准备工作,以此来了解冀东过去年间的民居生活习惯及抗战期间旧址细节内容。根据线索,团队运用草图大师Sketchup三维建模软件对旧址空间的历史机理、空间布局、家具摆设、其他细节痕迹等进行细节推演,如上述火室内炕和灶台复建后,与其相关的炕席、炕琴(置于炕上,放衣服、被褥的矮柜)、炕桌等别具特色的家居什物也根据当时的生活场景应运恢复。

以冀东西部分委旧址为例(图3),合院内有领导办公室、机要科及警卫室三个功能区域。领导办公室主在堂屋和东西侧室住房,可以容纳分委干部和乡民十余人同住,室内设置主要满足军民同住、日常生活起居、灶台生火做饭、办公会客、讨论学习、战略物资储存等功能。因此在场景构建场编排中要营造出紧张抗战氛围、干部作风优良的生活氛围、务实肯干的办公氛围、思想进步的学习氛围、劳动勤奋的农作氛围、人民乐观向上的氛围、军民两用的和谐氛围。警卫室在西侧厢房,主要满足警卫人员的值班巡山、医疗会诊、居住休息、战斗物资储备等功能。机要科在东侧厢房,可容纳两到三名机要员人的电讯密报、战略分析、工作休息等功能,在空间中需要主要突出艰苦紧张、严谨智慧的抗战氛围。为了真实复建场景特征与氛围,设计团队追寻旧址空间中曾经特殊年代的既有之物,在北京、河北、天津、山东,山西等地寻找抗战时期的符合年代、功能与场景的老物件近千件,利用旧物的符号隐喻特征来编排观者可期待的场景。

▲ 图3 冀东西部旧址陈列空间

3.3 线索痕迹:感知与想象

场景建构需注重空间组织内容的细节特征,留下解密线索以激发观者在空间内的想象力。以冀东西部分委旧址的领导办公室为例,院内的三开间正房:中堂、东侧住房和西侧住房,中堂是一个具有灶台生火做饭和日常生活起居功能的综合空间(图4)。挨着中堂木门两旁有两个灶台,灶台上靠墙的位置放着两摞的瓷碗和调料陶罐,右手边是刷把和半生锈的铁刀,虽然有几十年的历史,仍能感到刀刃的锋利。灶台在南边的墙上挂着当时做饭的厨具,有勺子、铲子等。其中一个灶台的北边有一个盛粮食杂物的大黑陶缸,陶缸上方堆放着农具篦子、编筐、舀子,还有剥了一半的老玉米。两个老铁钉楔在墙上,分别挂着粗布袋和两个筷篓,篓里有二十几双筷子。再往里走两步靠着墙有一个老八仙桌,桌上摆放茶缸、陶碗、老烟嘴及看了一半的进步书籍等。八仙桌的左边是一个当时留下来的一组油印机 ,右边的墙上挂着军队用的干粮袋绑腿带、军用水壶等。中间墙上挂着一面鲜红色的党旗,曾经这片党旗下一定有着许多有志之士怀着救国理想在这里郑重宣誓。东西侧主房是一个具有生活起居、讨论办公功能的空间。走进东厢房(图5),右手边是用石砖砌的土炕,炕上有乡亲为部队留下生活物品,如:炕桌、炕柜、老花被等,也有军队入住后带来的随军物品,如:灰布被、绑腿带、办公书籍等。在炕的西边墙上是政府办公人员挂衣物的地方,平时六七人生活在一起,他们的外套、绑腿带、水壶一般随手挂在墙头,东边的炕柜上堆放着日常生活用的针线筐等老物件。中间的炕桌上放着茶壶、大茶缸还有毛笔、墨盒、信纸等,有时候分委领导和老乡们在炕上围坐在一起开会。夜里,桌上的马蹄灯为分委领导工作的时候提供光照,走山路或是巡逻时也随手提着它。在旧址场景营建中,其生活与工作融合的住宅空间丰富多样,如图6所示为其余空间场景实拍展示,浓郁的生活氛围与抗战艰苦紧张的工作场景形成了独特的“军民两用”的功能与氛围空间。相较于被动保护,建构更具有主动性,场景建构缩小个体与展品之间的心理距离,旧物用具细节感人入微,通过物质空间的关系联接了旧址空间的过去,加强人们对当下事物的情感投入。在灯光的设置中,通过光的明暗对比,突出重点,衬托展品,吸引人的视觉注意,以此来巧妙地烘托营造的场景气氛[9],观者仿佛站在暗处,正静静地观看着历史的演绎。旧址的场景构建延续了旧址空间的叙事功能,并发挥着传承弘扬文化精神的职能,通过空间独特的界面设置、旧物陈设营造出一个可感知、阅读、体悟、追忆、遥想、唤醒的沉浸式体验场景,以激发观者的记忆与想象,让其在这里阅读、解密并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

▲ 图4 冀东西部旧址室内场景设计图

▲ 图5 冀东西部旧址中堂场景建构

▲ 图6 冀东西部抗战旧址东侧住屋场景建构


日常空间通常都会受那些存在于生活之中的知识、权力与文化范畴主体的影响,这种介入影响会给予空间以特殊的意识形态和功能意义。本文首先在福柯异托邦语境下研究历史旧址场景建构契合当代旧址空间保护利用发展的创新模式,为历史旧址场景建构提供哲学思想理论上的启发。其次通过对异托邦文化并置、更新运作、历史积累与感知联接、场景并置、开放系统及异位置补偿特征与旧址场景空间进行分析,寻找和发现旧址空间里隐藏的和赋有启发性的逻辑意义。最终通过亲身经历的设计实践案例,根据设计的过程思路、工作方法、深入层面,来恢复旧址原貌、建构沉浸场景,留下解密线索以激发观者在空间内的想象力。旧址的场景建构延续了旧址空间的叙事功能,发挥出传承弘扬文化精神的职能,从时代背景、受众人群、情感定位、场景记忆等出发[10],通过空间独特的界面设置、旧物陈设,营造一个可感知、阅读、体悟、追忆、遥想、唤醒的沉浸式体验场景,以激发观者的记忆与想象,让其在这里阅读、解密并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11]。

▲ 图7 冀东西部旧址部分场景建构图集


注:本文来自《家具与室内装饰》杂志2022年第11期


 
» 上一篇: 全铝橱柜表面材质感性意象量化分析
» 下一篇: 公元前1500年古中国和古埃及神化形象与金属器装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