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信息
 以床为屋和以屋为床——中国传...
 创造更美好的居住环境--室内外...
 西化之初的日本民居与家具
 Maison&Objet家具影像
 慈贞庙阁: 唐代女性庙及其明代...
 日本 爱媛 伊东丰雄建筑博物馆...
 西班牙VONDOM户外家具与饰品(...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馆藏家具(三...
 西班牙VONDOM户外家具与饰品(...
 好莱坞经典格子公寓
 MAZARIN豪华游艇及其内部装饰设...
 清新自然的内墙饰材——室内外...
 西班牙VONDOM户外家具与饰品(...
 Cavio家具高雅精致生活的真实表...
 日本原创设计水母凳的故事
 巴黎家居装饰秋季展
 西班牙VONDOM户外家具与饰品(...
 英格兰建筑师Will Alsop艺术建...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馆藏家具(二...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馆藏家具(一...
   首页 - 详细内容
试论唐代的社会文化对龙门石窟造像特色的影响
类别:异域风采 | 录入者:fid | 发布时间:2017-11-23 [2231]

■梁 前 Liang Qian

(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武汉 430000)

摘 要:龙门石窟造像艺术在唐代达到鼎盛阶段,在造像艺术上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时代风格,这与当时唐代的社会文化背景有着深厚的联系。龙门石窟以大量的造像艺术从不同的视角反映出唐代辉煌的政治与经济文化,甚至国家统治者的宗教观念,对当代中国的民族文化在石窟造像艺术中的应用有深刻的启发。本文将其着眼点放在解析唐代龙门石窟造像艺术的三大特色上,并分析了该特色在唐代出现的社会文化因素,以及唐代社会流行的崇尚丰腴的审美心理对龙门石窟造像艺术中的影响。

关键词:龙门石窟佛教艺术;社会文化;造像特色;唐代;丰腴美

Abstract: The statue art of Longmen Grottoes reached its peak in Tang Dynasty, in sculpture art, gradually formed a unique style of the times, this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 Tang Dynasty. Longmen Grottoes in a large number of statues art can reflect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and cultural splendor of the Tang Dynasty from different details, even the rulers of religious ideas, Chinese application of national culture in the grotto art in a profound inspirat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analyzing the three characteristics of Longmen Grottoes statue art in Tang Dynasty. It also analyzes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factors of the Tang Dynasty in the Tang Dynasty,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Tang Dynasty advocating full social popular aesthetic psychology on Longmen Grottoes statues in art.

Key words: Long men Grottoes Buddhist Art; Social culture; Statue characteristics; Tang dynasty; Plump beauty


中国的佛教由印度传入,于东汉末年开始大规模传播,经过魏晋南北朝,最终在唐代兴盛。这一发展过程经历了几百年,佛教对中国石窟造像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最终和中国的社会文化相融合,并且形成了中国化民族化的洛阳龙门石窟艺术。龙门石窟由北魏时期开始建造,之后各朝代不断的扩大规模,断续建造了四百余年。现存窟龛两千三百余个,造像十万余尊。其中唐代造像约占总造像数量的三分之二,达到龙门石窟造像艺术的巅峰。

1  龙门石窟唐代造像艺术的特色

唐代(公元618——公元907)时期社会文化充满活力,并且思想精神比较多元化,促使佛道盛行,它的发展过程是逐渐向上的发展。所以受社会发展的影响,初唐前期的造像风格,还保存了部分北朝晚期和隋代的一些审美观念,但在后来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时代风格。

1.1 “世俗化”的造像特色

盛唐时期,龙门石窟在造像特点上出现写实趋势,展现出积极豁达的精神状态与世俗化的特点。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世间事物和生活现实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促进了人们对于宗教观念的改变。龙门石窟造像风格世俗化的特点,主要通过人物丰腴的面相,以及精致华贵的造型特点来展现。这与当时唐代社会推崇丰美,追求富贵华丽的审美理念相一致。所以我们在龙门石窟奉先寺中可以看到,无论是阿弥陀佛、菩萨,还是弟子、天王或力士,每个造像都被刻画的丰满圆润、线条流畅、精美绝伦。因此,我们说唐代石窟造像艺术,有着浓厚的人的主体性,也正是由于这种特有的人的主体性,才使得世俗化的特点在艺术创作中得以最充分的发挥。

1.2 “女性化”武则天时期独有的特征

龙门石窟在唐代开凿的造像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卢舍那大佛,据传是按照武则天的面相塑造的,是为了巩固武则天在唐朝的统治地位。卢舍那大佛是奉先寺的主像,它旁边还有肋侍菩萨两尊,佛弟子、金刚、神王各两尊,整体设计呈现出中间高两边低的落差,卢舍那大佛在中间雄伟庄严,凝视众生。在造像特点上其发髻雕琢出波浪形纹样,它的面容圆润,弯眉细长,方广的前额,眼睛呈现半闭半合的状态,眼神温和凝望前方,俯望着脚下的万物苍生,嘴角微翘,露出慈祥和善的笑容,表现出佛像内心的平静和安宁。它的表情流露着神秘,令人敬而不惧,典雅地犹如一位尊贵的妇人,这极好的将神性和人性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在古代的统治社会中,为了彰显其个人的“君权神授”,国家统治者往往将自己的相貌与佛像合二为一,以此来告诫天下百姓自己拥有神权与尊贵。我国到目前为止遗留下来的石窟佛像数不胜数,无论是按规模大小,还是按年代久远,留存下来的具有女性神态的大佛像,唯有龙门石窟的奉先寺。这彰显出中国唯一的一代女皇帝武则天,她普度众生惠及天下的美好愿望,这也是龙门石窟的价值和魅力的所在之处。

1.3 “中国化”的造像特色

唐代时期佛教的造像艺术达到了高潮,加速了佛教造像在中国本土化的进程。从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可以看出,无论是雕刻技法还是佛像的比例形态都达到了唐代最高的艺术水准。中国的佛教造像艺术在北魏之前,深受印度佛像的影响,保存了许多毽陀罗和北印度秣兔罗艺术造型上的特征。例如,身着厚重的袈裟,拥有卷曲的头发,长方的脸型和笔直的鼻子等。而到唐代时期,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了鼎盛阶段,佛教造像特征也逐渐与中国的社会现状相结合,与唐代的历史文化相碰撞,并向世俗化、中国化方向发展。例如,在发型上摒弃了古印度的卷发,转变为模仿唐代妇女的发髻,或是中国古代道士的发型。(图1)在五官造型的细节刻画上,由北魏时期的秀骨清像转变为圆润饱满的脸形,双重丰厚的下巴,以及缩短了些的鼻子,嘴型也由宽扁转变为窄厚,眼睛从半闭状态转变为睁眼看世界。

■图1 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

2  唐代的社会文化因素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的黄金时期,在这样一个相对自由开放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的艺术创作热情空前高涨。我们通过对比唐代龙门石窟造像艺术的特点,发现越是在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国力强盛的时期,所表现出的艺术特点就越完备,表现出的时代气息也就越强烈。由于社会环境发生变化,必然会影响人们心理因素的转变,而人们心理因素的变化又作用于人们的审美情趣。唐代龙门石窟造像艺术所体现出的心理满足则是与统治者的自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最高统治者的自信推动了整个民族的自信,在艺术创作中,这种自信表现为充分地展现民族、展现自我,在刻画艺术形象时将神像人格化,将人物的面部表情真实化,这些迹象均表明在艺术表现中人们开始寻求与现实生活更加贴近的东西。

在古代的中国,社会文化的流行体系是自上而下传播的,唐代人崇尚丰满之美,不仅仅是由于杨玉环之美,更主要是由以下原因导致的:第一,唐朝时期,国力繁荣昌盛、人民丰衣足食,当时的民众有能力吃饱穿暖,所以也形成了健康丰满的体魄。第二,唐代人对于丰满的体态十分推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国家统治者血统的影响,唐代的开国皇帝李渊出生在北周的贵族家庭,他身上有一半的鲜卑族血统,所以鲜卑族以健硕为美的思想观念影响了李唐皇室的审美心理。第三,由于唐代国力强盛,政治制度比较宽松,社会空前开放,使得唐人高度自信。据史料记载,与唐代交往的国家,多达一百三十余个,不同流域之间文化的碰撞与影响,使得唐代人不拘泥于传统。唐代人当时十分推崇的“丰肥浓丽、热烈放姿”,并非简单地指女性的外在特征,身形的肥瘦或穿着的奔放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女性对美的重新诠释与大胆追求,这也最终发展成为唐代的一种审美趋势。这种全新的审美理念与价值从侧面反映出了唐代女性内心的自信与热情,也反映出唐代朝气蓬勃、开拓进取、兼容并蓄的文化视野。

3  唐代崇尚丰腴美的审美心理对造像特点的影响

由于唐代时期繁荣昌盛的社会氛围,龙门石窟造像艺术也深受影响,蕴育了浓厚的人的主体性,人们崇尚丰腴美的审美理念,在龙门石窟的造像特征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其石窟雕刻的佛像造型都丰满圆润、雍容大度,如奉先寺的文殊菩萨,它的面容丰腴如满月,其神态庄严典雅,衣着服饰精致而华贵,轻纱状的披帛流动又飘逸环绕着全身,露出丰腴的半臂,整体造型都彰显出唐代的宏伟华丽。(图2)石窟中人物的发纹呈现出波浪状、脸部轮廓丰腴圆润、双耳垂肩、双肩宽厚、整个衣纹的线条简洁而流畅,这都充分表明了盛唐时期龙门石窟的雕刻技艺已然达到了成熟的阶段。而唐代所盛兴的以丰满为美的审美理念,在石窟艺术上表现出了一种雍容华贵、典雅壮观、大唐风范的造像风格。

■图2 龙门石窟奉先寺文殊菩

4  唐代统治阶级的宗教思想对造像特点的影响

唐代佛教思想盛行,唐太宗李世民对佛法十分的崇敬,自称为“菩萨戒弟子”,而唐代出现的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武则天,也被称为“弥勒佛下世”。由于前朝李氏尊崇道教,实施“道先佛后”的思想政策,所以女皇武则天在掌握政权后,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有效地打击前朝李氏势力,在思想信仰上首先改为信奉佛教,即“佛先道后”,并且她修建奉先寺,耗费了三年时间精心建造,她的思想观点由此可见。其中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相传外形是依据武则天的面相塑造而成的,换句话来说,就是当时的人们把武则天神性化,当作佛来朝拜和歌颂。

5  结语

从龙门石窟唐代造像艺术的三大特色可以看出,唐代的社会文化发展对造像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一,唐代是龙门石窟发展的鼎盛阶段,具有时代特色的造像艺术成为唐代经济发展和社会民俗的缩影。其二,唐代繁荣昌盛的社会背景以及人们崇尚丰美的审美心理,对龙门石窟造像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石窟造像在特点上开始世俗化,中国化,这来源于唐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了人们对人间事物的进一步认识。此外,武则天利用宗教的外衣为其政治统治服务,这也促成龙门石窟造像特征的女性化特点。所以造像艺术时代特征的形成,必然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着密切一致的关系。

(责任编辑:贺 辉)

参考文献:

[1]丁明夷.龙门石窟唐代造像的分期与类型[J].考古学报,1979,(4):519-546.

[2]杨建宏.从龙门石窟造像艺术看唐代审美特征[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10,(2):155-156.

[3]何志国.评李正晓《中国早期佛教造像研究》[J].宗教学研究,2012,(3):280-284.

[4]宫治昭,谢建.佛像的起源于秣菟罗造[J].东南文化,1992,(5):128-132.

[5]何志国,李莎.从昭通东汉佛像看中国早期佛像的来源[J].民族艺术,2008,(4):101-106.

[6]王振国.“秀骨清像”、“褒衣博带”——论北魏石窟汉化造像样式的确立及成因[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2,(6):96-100.

[7]陈宜芳.异彩融合的佛教魅力——云冈石窟造像艺术美学赏析[J].艺术研究,2015,(3):8-10.

[8]刘慧.敦煌莫高窟第275、268窟弥勒交脚造像图像特征考[J].中国美术研究,2012,(第1、2合辑):145.

[9]李然,张云冲,张乘风.造型构成美的设计表现[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6,(4):48-49.

[10]曹志民,袁哲.特色民族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的思考——以彝族度假酒店设计为例 [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6,(3):114-115.

[11]邵恒.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融合性研究[J].包装工程,2016,37(06):137-141.


基金项目:武汉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计划(2007-38)

作者简介:梁前(1994-),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向,E-mail:526704502@qq.com

引文格式:梁前.试论唐代的社会文化对龙门石窟造像特色的影响[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7,(9):42-43.

LIANG Qian . The Influence of Tang Dynasty's Social Culture on the Statue of Longmen Grottoes[J].

Furniture & Interior Design ,2017,(9):42-43.


注:本文来源于《家具与室内装饰》

 
» 上一篇: 古村落中象征型符号在居室设计的应用研究 —以江西婺源为例...
» 下一篇: 西方古典家具性别化 特征对现代家具设计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