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信息
 指间的家具艺术——家具模型设...
 低坐具向高坐具的演进
 藻井中的儒家文化
 基于用户体验的设计思考——以...
 小户型多功能家具的几款创意设...
 朱小杰家具设计思想的价值
 中国传统家具创新探讨
 解析意大利沙发品牌Calia的本土...
 明式家具审美文化与现代家具设...
 基于用户体验的产品创新再设计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家具DI...
 非木质材料在现代家具设计应用...
 著名设计师朱小杰谈设计与生活...
 彰显北欧特色 鼓励设计创新(图...
 中国明清家具现代价值考
 第3届“为坐而设计”大奖赛获奖...
 川西民间家具初探
 从卡姆帕纳兄弟思考当代家具的...
 彰显北欧特色 鼓励设计创新...
 著名设计师朱小杰谈设计与生活...
   首页 - 详细内容
日本当代家具设计的新趋势
类别:设计论坛 | 录入者:says | 发布时间:2010-11-25 [4887]

——吉冈德仁的设计作品解析

作者:周越 梁斌 (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系)
摘 要:吉冈德仁1967年出生于日本,在家具设计和室内设计领域,他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在他的设计中简洁、现代感与东方哲学融合在一起,以现代的方式阐释了日本传统民族文化中注重一种最简洁、最质朴的自然本质的表现方式,这也是吉冈德仁成功沟通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桥梁。本文通过对吉冈德仁的家具和室内设计作品的分析从日本的民族文化、传统美学观念和哲学思想、现代材料的运用方面分析当代日本家具设计的新趋势。
关键词:民族文化; 设计; 审美文化; 吉冈德仁
中图分类号:TS666.3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260(2010)09-0022-02
 
综合来说,日本设计师普遍的一个特点就是注重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这也是在全球化趋于一致的现代设计浪潮中众多日本设计师从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也与政府实行传统与现代的双轨并行体制的激励措施密不可分。日本在现代设计发展进程中,始终坚持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共同发展.既没有对西方现代设计亦步亦趋,也没有拘泥于传统裹足不前,使得外来文化和本国文化都有所发展,并创造了独具魅力的日本现代设计。设计评论家厄尔将日本设计归结为两大类:1)色彩丰富的、装饰的、华贵的、创造性的;2)单色的、直线的、修饰的单纯与简朴的。他的这种看法,可以说是基本上概括了日本设计的形式风格特征。
本文结合现代日本室内与家具设计大师吉冈德仁和他附有“日本气质”的设计作品,结合日本当代的设计,谈现代日本设计发展的趋向性特征,并可以发现其延续“日本风格”(图1—10 吉冈德仁设计作品)却又不拘泥于传统的一些设计手法。
 
1 体现民族文化气质
日本的民族化设计体系来源于上世纪50年代,在美国的巨额经济援助下日本采取的双轨制并行体制,日本始终坚持传统的民族化设计和现代设计并行发展的体制原则,并且受到国内外的广泛欢迎。这里所谈到民族化设计是指当代新出现的一些从民族传统审美文化出发,对日本当代民族审美文化的理解。
吉冈德仁[1]曾用日本的饮食文化类比自己的设计,说“在美食范畴中,对于食材本味的尊重似乎是一种极高的境界,原汁原味的豆腐是不需要放酱油的。我在设计一个原创的物品,它和这种饮食文化的理念是类似的”。日本学者将这种饮食文化的特征归纳为“本色”,即“保持本来面目,保持原样,纯自然”。并认为以此体现出日本文化的整体性特征,称之为“本色文化”。
日本当代的有这样一种“瑕疵”美学观,认为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还原事物原本的属性,这与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有些相似,但日本的这种美学观点认为在还原自然的同时更要表现出自然的这种不完美的特征,转而欣赏残缺的事物。这种美学观强调的是“不完整的状态”,也就是在事物不完整或不足的情况下,借由“缺”“拙”来表现美。瑕疵因为不完美才更具有人性化。正如禅学所主张的不完全的形式与有瑕疵的状态更能表达精神特性。因为完美的形式容易使人仅仅注意形式本身,而忽略内在的精神。同时因为不足衍生出无限增进的可能性,带给观者更大的想象空间。吉冈德仁的“日本气质”,不可避免地与这种“缺”和“拙”相关。所以,在他那些日渐为世界所熟悉的设计作品中,可以轻易地发现他延续“本色” 却又不拘泥于传统的一些做法。
 
2 注重对材料的选择
[2]吉冈德仁对材料方面的选择也体现出现代家具与室内设计的一个趋向:注重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运用。在材料的选择上他注重将现代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并不为传统的自然材料所束缚。这也引发出对现代设计的一些新的思路。
2.1 材料决定作品质量
在现代的家具与室内设计中,对材料的选择已经提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个家具的成功与否在早期更注重形式与功能性,由于早期设计家具选材单一,并且技术水平不高。现代日本设计中对新型材料的运用层出不穷,并直接由它们的特性派生出设计。现代材料的选择不仅在形式上别出一格,而且满足大众对功能性的需求。例如吉冈德仁设计的“消失在雨中的椅子”,运用这些材料特殊的个性保证了设计的品质和独特性。
2.2 由材料决定表现形式
吉冈德仁的设计常直接将材质袒露出来,将材料作为主要的表现语言。这并不是吉冈德仁独创的表现手法。在日本,许多旧建筑都采用这种结构暴露在外的手法,这也表现出日本审美文化中的“瑕疵”美学,还原事物原本的属性,而这种手法也沿用至今并被大众所接受。现代的设计作品尤其是艺术作品通常呈现的出人意料的视觉效果,通常是源于他以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所展现的材料美。这一方面得益现代家具设计对材料的关注;另一方面得益于对材料的选择和表现手法。吉冈在作品中运用许多普通的材料,作为单体材料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他将这些普通材料重复、叠加,超常规地大量使用,就产生了惊人而且全新的效果。
2.3 发觉材质的隐形美
吉冈德仁在他的设计作品中大量使用白色和透明材质,他认为白色意味着东方世界的哲理性精神,意味着空间和思辨性,材质的运用可以触及人们的感官,而无形的材质可以从物质因素引发出人们的情绪。
在日本现代设计中,材质的运用不仅考虑到人的感官感受,而且注意到人们的心理适应程度,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日本的设计多是以一种简练、含蓄、意味深长的方式表达出设计的情感,而通过更加新颖的方式,给观者带来出其不意的惊叹。
 
3 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借鉴
日本的现代设计善于学习外来的经验,特别是从美国和欧洲的经验学习发展而成。但这并不只是对西方设计模式简单的复制,而是在学习外国的基础上追求着“日本风格”的设计。[3]日本的现代设计在吸收西方现代设计经验的同时,又不抛弃他们传统设计的一些基本特征,比如设计中对于袖珍型、便携式、多功能化、注重细节处理、装饰式地使用功能部件等等的强调。这些传统观念非常顺利地融入日本现代产品设计中,成就了日本设计独特的魅力。虽然传统与现代设计平行发展,互不干预,但是在可能的时候也相互借鉴,按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从事现代设计,并最终形成了一条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双轨并行的日本现代设计道路。[6]
 
4 情景相融的哲学思想
日本的设计追求自然情境,这种自然其实是“超自然”,即是通过人工造就的第二自然,它是浓缩的自然精华。比如日本庭院,枯山水、盆景都是人造,但造就了非常亲切的自然风味。和单纯地模拟自然形态不同,吉冈德仁善于模拟自然情境,但它不是单纯的形式构造,而是情与景的交融。与传统一脉相承。吉冈的设计中蕴含着对自然的情感,不同的是,他运用了现代的表达手段。例如,“消失在雨中的椅子”与其说是产品设计,不如说是景观设计。
日本的这种“超自然”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中的“天人合一”有所不同,这种“超自然”的形态更趋向于艺术手法上的模仿,而并非生态意义上的自觉。但从其艺术效果和给观者的感受来看,这种超自然的形态设计表达更单纯、更抽象,因此设计能超越语言、种族和国界,它直抵人心,这主要是两个国家的设计师同样出于对“天人合一”的理解与表达,但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表现出来的设计形式不尽相同。
 
5 结论
当代日本设计师所表现出来的敏锐性,是从心理和精神层面捕捉灵感,将传统文化抽象成一个个简洁、空灵的意象。和式家居往往造型简洁明快,不仅与地方气候、风土及自然环境相融洽,且能营造出一种不带明显标签的文化氛围。倘若以作画方式相比,它所营造的,也正是一种“写意”的当代生活。
通过分析吉冈德仁的现代设计,我们可以看出日本现代设计的趋向和大众的审美情趣。现代设计强调空间形态与物体的单纯和抽象化,采用象征、隐喻的手法,在暗示使用功能的同时强调设计达到纯净的美学效果。[4]并在造型纯净化、抽象化的过程中,对材料的肌理效果和质感予以重视,并上升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而现代科技也为这种上升创造了条件。秉承了日本传统美学中对原始形态的推崇,原封不动地表露出水泥表面、木材质地、金属格板或饰面,着意显示素材的本来面目,再加以精密的打磨,表现出素材的独特肌理——这种过滤的空间效果具有冷静的、光滑的视觉表层性,使城市中人潜在的怀旧、怀乡、回归自然的情绪得到补偿。(责任编辑:北 方)
 
参考文献:
[1] 丁朝虹.“日本“本色文化”的现代阐释--谈吉冈德仁的设计[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2009,(6).
[2] 孔祥云. 吉冈德仁(Tokujin Yoshioka):用材质宣泄情绪[J]. 家饰专访,2008.
[3] 谢旭洲. 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典范——浅析日本现代设计风格的双重性[J]. 美与时代(上半月).2009,8.
[4] 刘海砜. 当代日本设计中的三种美学观 [J]. 设计艺术.2006,2.
[5] 戴建华. 论室内设计的和谐之美[J]. 家具与室内装饰.2009,7
[6]戴斐斐,曾利,张响三,戴向东. 外来文化对日本家具发展的影响[J]. 家具与室内装饰.2010,5
 
 
» 上一篇: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家具DIY设计探析
» 下一篇: 中国传统家具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