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信息
 指间的家具艺术——家具模型设...
 低坐具向高坐具的演进
 藻井中的儒家文化
 基于用户体验的设计思考——以...
 小户型多功能家具的几款创意设...
 朱小杰家具设计思想的价值
 中国传统家具创新探讨
 解析意大利沙发品牌Calia的本土...
 明式家具审美文化与现代家具设...
 基于用户体验的产品创新再设计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家具DI...
 非木质材料在现代家具设计应用...
 著名设计师朱小杰谈设计与生活...
 彰显北欧特色 鼓励设计创新(图...
 中国明清家具现代价值考
 川西民间家具初探
 第3届“为坐而设计”大奖赛获奖...
 从卡姆帕纳兄弟思考当代家具的...
 彰显北欧特色 鼓励设计创新...
 著名设计师朱小杰谈设计与生活...
   首页 - 详细内容
侗画文创产品叙事设计的可拓创新模式及评价研究
类别:设计论坛 | 录入者:fid | 发布时间:2023-06-26 [574]

随着文化振兴战略实施,大量少数民族民艺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行传承保护,政府、社会界鼓励发展文创产业推动“输血性”保护向“生活化传承”转变[1]。但除故宫文创外,其他地区文创产业与非遗融合还存在诸多问题:创意型设计产品较少,文化内涵不足,快销品为主缺乏使用功能[2]。文化转译过程中若文化深度挖掘不足,缺少情感注入,过于依赖感性思维,产品视觉元素、结构组织与源文化逻辑不自洽等都会导致文化创意产品信息传达词不达意。以叙事学引入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对产品“人—物—空间”、主题内涵和产品结构等重新组织和表达,让产品诉说自身故事从而引发用户共鸣成为一种创新设计方法。张凯[3]等人在叙事理论基础上与体验设计结合,从结构层、角色层、行为层、场景层和道具层五个层次叙事性,针对儿童医疗产品展开设计实践。万露[4]等以叙事文化、叙事意向构建叙事元素,通过发散树获取叙事文本,以评价方式收敛修正叙事元素并展开实验验证。陈羽等[5]在总结古籍数字平台设计共性上提出从叙事主题、叙事结构、叙事场景、叙事呈现形式四大要素进行叙事设计。李江泳[6]等人从既定的叙事主题入手提取出“叙事具象元素”“叙事感性词汇”“叙事行为元素”三类叙事关键词构建叙事文本,以此建立产品设计的主题基调。

叙事理论更多集中在前期对产品设计内涵与文化内涵契合点的挖掘,以此提供叙事设计指导原则,但在后期设计方案生成层面缺少落地指导,且侗族文创产品叙事设计研究不多,因此本研究运用可拓创新方法建立一种侗族文化创意产品叙事设计的设计模型和评价方法,以期推动民族民艺的可持续性发展。

罗兰·巴特在《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中将叙事作品分为三个描写层次:功能层、行为层、叙述层。托多罗夫在《〈十日谈〉语法》中将文学作品的叙事分为语义、句法和词汇三个层面。在产品的叙事设计上,它以叙事作为主题探讨设计的可能性,并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受众表达设计作品的内涵与意义[7]。在设计研究和实践中可发现,文创产品通过视觉和体验呼应叙事的词汇、语义,以具象或抽象的符号图像、材质工艺在视觉上完成叙事意义的传达;在使用方式上以行为逻辑、精神反思构建话语结构,重塑“物—人—环境”行为意义完成主题传达;产品设计元素的重新编排呼应“句法”搭建起产品整体叙事框架。

可拓学引入产品创新设计途径有:从功能出发建立基元模型获取新需求;从痛点出发将其转换为需求点进行改良式创新[8-9];将问题逐层拆解聚焦产品结构的设计优化[10];利用“一物多征”可拓思维结合产品语义学,从某一文化意象发散出多个文化特征,再从优度最佳文化特征中延伸多个量值,通过量值评估和运算进行创意收敛以获取最优元素和最优造型方案[11-15],通过图解方式获取元素特征作为设计蓝本[16-19]。以特征和量值作为知识表征方式为抽象文化到具象元素转换提供了途径,但忽略的问题在于:文化由多个文化意象共同决定,只聚焦局部而忽视元素之间组合关系难以传达完整的文化内涵;其次在进行文创设计过程中,缺少对设计逻辑的考虑导致原型载体与文创载体间逻辑不自洽[20]。本研究将叙事理论与可拓创新方法相结合引入文创设计,将两者的优势进行有机整合,在对侗族文化进行叙事分析的基础上把叙事元素及其叙事方式建立基元模型,接着以因子分析的方法建立叙事要素关联性评判指标选择最优叙事方案;对最优方案图解形式进行元素拓展及匹配,以叙事方式的事元模型指导方案设计;最后,通过方案评价选择最优方案,以此为文创产品设计提供有效的知识辅助。


叙事理论引入产品设计将设计视角从“物”转向“事”,文创产品设计除了需要视觉上具备明显的文化特征外,还需在操作体验、交互逻辑上引发用户的精神思考以完成文化内涵传递[21-22]。除了符号纹样、色彩、形态、点线面等具象元素为主的“事件”单位构成主要叙事内容外,对元素组织安排形成有节奏、有规律的视觉感受,对部件结构合理排布以操作反馈、行为反思体验推动叙事意义传达,因此对叙事元素的合理组织及安排关乎文化主题传达的准确性,激发用户共鸣,引发用户与产品的深层交流。

因此,本文重点在于挖掘叙事设计的重点要素,构建起侗族文创产品设计的叙事框架,并通过叙事框架建立基元模型,以“一物多征”可拓思维及可拓变换方法获取创意方案,其文创产品叙事设计的可拓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侗族文创产品叙事设计的可拓流程

2.1 叙事元素分析

文创产品设计在于将目标文化的文化内涵通过设计手法展现出来,文化内涵及文化层次的挖掘决定了叙事元素的广度及叙事深度。采用文化三层次理论对目标文化进行分析,寻找其辨识度强、情感共鸣度高的叙事元素,挖掘目标文化中技艺与目标产品相契合的点巧妙构建叙事方式。课题组在学者研究基础上将叙事设计的叙事框架定义为“叙事设计=叙事元素+叙事方式”。叙事元素包括具象或抽象的符号元素,如符号、图像、形象、材质肌理等;充满感性体验的情感意向,如情感体验、情感释放等;以及深入反映精神世界及社会议题的主题内涵,如哲学意向、议题辩论、文化信仰等。叙事方式则是如何组织处理叙事元素结构的手法,可落点产品的技术路线、操作维度、转换方式、形式载体、视觉结构、形态原理等,为后期建立基元模型提供特征。

2.2 基元模型表征及拓展

在上述叙事元素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文创产品叙事设计的基元模型B=(O,C,V),O为某对象(物、事和关系),C表示为该对象的特征总和,V则是特征所对应的量值。根据叙事设计中所包含物——“侗族文化”,以及事件——“叙事表达”,分别建立物元模型M和事元模型A,并通过共轭分析拓展模型的可拓区间。

2.3 叙事方案优选

建立关联性评价指标。课题组针对侗族文化及产品载体进行分析,从市场前景、文化特征、产品设计三个方面建立相关评判标准;以李克特五分量表评分,对评分进行因子分析归纳公因子。接着建立评价指标权重及叙事方案优选。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确定指标权重值,通过叙事元素优度计算获取最优叙事元素。

2.4 可拓变换及方案评价

对最优叙事元素进行设计特征匹配。以图解设计方式匹配符号载体,并通过可拓方式拓展样本区间,以图形的美观度、设计契合度为评价指标选取最优符号载体作为设计元素。结合“叙事表达”的事元模型与可拓变换方式进行深化设计。最后邀请行业内经验丰富的设计师、专家建立评价小组,依据评价体系对生成方案进行综合打分。


本研究提出以可拓学方法创新文创叙事设计模式,将隐性文化内涵转化过程的“黑箱”透明化。课题组在侗族文化研究、首饰设计上有丰富的研究基础及经验,加之侗画非遗以侗族农民为绘画主体、显著的文化特征、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等特点成为侗族文化的一朵奇葩,在叙事设计上亦具有较大优势,故下面以侗画非遗为主题,首饰为设计载体进行实践验证。

3.1 侗画叙事元素分析及可拓模型构建

课题组采用田野调查法深入柳州市三江县地方博物馆、侗族社区进行调研,通过图片收集、观察访谈、文献分析等方式收集侗画共55幅,通过统计学方式对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构建侗画文化叙事设计的可拓物元模型M。

使用可拓共轭分析对具象元素、情感意向、主题内涵值域进行拓展,分别得到他们的值域为:

结合首饰设计的工艺技巧及设计方式,建立其叙事表达的事元模型A1(图2)。

 图2 叙事表达的事元模型A1

3.2 首饰文创设计评价指标构建

课题组通过文献研究、专家访谈、用户调研等方式,针对侗画文创首饰叙事设计所需考虑的设计因素进行分析,分别从文化特征、产品设计要素、市场前景三个方向发散思考建立13个评价指标(图3)。接着对评价指标进行修正,以李克特五分量表进行评分,邀请专家组(人文领域高校教师、设计领域专家、企业专家)、课题组、市场受众对象对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打分,发放并回收有效问卷120份,其中专家组问卷共57份,课题成员15份。

 图3 侗画首饰叙事设计的评价因子构建思路

使用SPSS对评价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KMO为0.735(>0.6),Chi-Square=506.316,df=78,sig=0(<0.01)满足因子分析条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以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法旋转成分矩阵,13项评判因素的因子分析如表1所示。当公因子为4时,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65.419%,对所有变量解释能力较强,故萃取出4个公因子。公因子1主要与象征寓意、传统技艺、精神内涵、故事内涵等侗族文化的特征有关,定义为文化辨识度。公因子2与造型表达、图案色彩、材料肌理、结构创新等产品外在审美有关,定义为造型美观性。公因子3与市场的审美趋势、市场热点、市场基础有关,定义为市场契合度。公因子4与市场基础、人群定位有关,侧重产品推向市场的资金、技术、消费群体的可行性层面的考虑,定义为市场可行性,并对每个公因子进行信度检测保证其有效性。

建立评价指标权重。对指标进行进一步量化处理,引入层次分析法采用群决策方式进行权重计算。由课题成员作为评定人员,依据评判矩阵标度使用Santy的1-9标度(表2)进行指标间两两比较。

对评定人员判断矩阵集合使用计算结果集合方式获取权重。首先每位评定人员对一级指标、一级指标下属的二级指标分别建立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通过后计算得到各判断矩阵的指标权重;然后依据各评定人员权重比例使用加权算术平均计算完成每组评价指标的数据集合;最后集合后的判断矩阵权重放入层次结构模型中计算二级指标的最终权重。计算流程如图4所示。

图4 群决策的权重计算流程

计算后具体指标权重见表3,本文中所有判断矩阵均满足一致性比例。

3.3 叙事元素优选

课题组依据评价指标对可拓模型M中具象元素、情感意向、主题内涵可拓值域打分,越接近评分标准越具有设计价值则得分越高,满分为100分,总体评价值为S,分别记为S文化、S造型、S契合度、S可行性,选择打分最高组合叙事元素作为下一步叙事设计的蓝本,表达式为:


因篇幅限制本文仅展示排名靠前的3个叙事元素,依次为“行歌坐夜+欢庆+美好生活”“侗族服饰+民族风+祭祀祈福”“农事劳作+欢庆+万物有灵”,其方案优度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

3.4 叙事框架特征匹配及设计

由上述优选结果确定本次设计叙事元素为“行歌坐夜+欢庆+美好生活”,行歌坐夜是侗族男女青年通过情歌相识交往的一种习俗,通过图解思维将此类具象叙事元素及抽象的情感意向、主题内涵以图形表征出来。本文邀请5位设计师针对叙事框架选择5个相关图形,再通过投票筛选出3个图形,图解编号记为P1、P2、P3(表5)。同时邀请3名设计师对图形的美观度及设计契合度两个方面综合评分选择最优图形,综合评分如表6所示。



选取行歌坐夜P1、欢乐P1以及美好生活中P1、P2为主要参考元素,借助叙事方式的可拓模型A1选择合适特征量值建立事元模型A11为方案一,描述为:通过图形再造方式,金属镂空手法,结合放射状构图方式,使用金属材质制作一款文创首饰产品。实践中对侗画图形轮廓的提取以及对元素组织构图,形成此次设计方案,如图4所示:


图4 叙事框架的设计实践(方案1)

即使是同一类元素,叙事方式选择亦可生成多种方案,在模型A1选择不同特征模型可构建多种设计方案。本文尝试通过材质、组合方式等尝试制作了方案2和方案3(图5)。


图5 方案2(左)方案3(右)

为了准确了解设计方案是否满足叙事设计要求并选择合适设计方案,课题邀请了首饰设计、工艺美术、文化创意、旅游等领域专家及部分受众群体依据评价指标对方案进行综合打分。评分分值为1~5,评价结果如表7所示。

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方案3>方案1>方案2,在文化识别度上方案3得分最高,方案2次之。这可能由于方案3形体造型外部轮廓线条简洁,具有较高的辨识度,且色彩上以整体色块为主保持了内部元素的整体性,其次将元素抽象化表达结合形态特征及材质特点,使产品传统气息更加浓烈。综合使用者使用体验及专家评价发现,上述创新方案都能较好地传达出产品的文化属性,具有一定的图像叙事能力,但同时也存在着以下不足:(1)在载体的转换上,首饰产品体量较小,故从平面绘画转向立体造型的转化过程中对创作者工艺要求较高,首饰细节处理会影响文化转译的意象传达。(2)因首饰体量限制,将侗画绘画手法直接复制在首饰面上表达效果较差,不如刺绣等材质视觉感强烈。小面积的色块不宜使用多种色彩混合上色,画面色彩切割过多容易产生破碎感。(3)材料的选择影响受众群体对产品的感受,如木材的色彩、质感会影响产品的档次,材质搭配不当容易产生劣质感,如方案3中木材色彩与画面色彩搭配不协调,色调偏暗给产品以老旧、过气的感觉。

本文基于叙事设计理论及可拓创新方法实现了文创产品叙事设计的可拓设计模式构建,从具象元素、情感意向、主题内涵三者进行文创产品叙事元素分析,以“叙事元素+叙事方式”搭建设计的叙事框架,通过相关指标优化叙事框架选择,为文创产品如何构建文化故事和叙事表达提供了系统科学的依据。可拓思维的引入规范了设计的感性思维,为设计分析到元素转换搭建了完整的指导路径,对叙事框架进行图解方式为叙事的可操作层面提供了参考。最后通过优度评价验证了该方法有效性,可为设计实践提供依据。

可拓创新方法在文创设计中可输出多种可供参考的解题方案及创新思路,但在方案表现上仍需创作者的设计素养作为支撑;即使以计算机进行智能辅助设计生成多种方案,其成果仍需设计师专业素养进行筛选。且运用可拓学思维进行创新实践亦需要创作者丰富的思维技能及专业知识才能在设计中运用自如,把方法论和设计素养综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可拓创新方法的潜力。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并未深入探讨情感与叙事设计的关联,色彩、材质、肌理等因素会影响消费者情感意向进而影响用户对叙事内容的感知,未来将在本研究的基础上深入该方面研究,为文创产品的叙事设计提供更具体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梁光焰.从观念到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活世界”与生活化传承[J].民族艺术研究,2019,32(05):121-129.

[2]李炜.基于反思层次的文创产品情感化设计研究[J].艺术工作,2020(06):89-92.

[3]张凯,高震宇.基于叙事设计的儿童医疗产品设计研究[J].装饰,2018(01):111-113.

[4]万露,林丽,曹翀,王美超,高芸坤.感性叙事为导向的文创产品概念设计方法[J].包装工程,2020,41(10):157-162.

[5]陈羽,陈玥颖,张瑞秋.基于叙事设计视角的古籍数字平台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22,43(16):311-317.

[6]李江泳,仝苏红.叙事理论的公共设施体验设计研究——以株洲智慧路灯设计为例[J].包装工程,2022,43(04):357-363+404.

[7]吴峻.访谈“叙事设计”[J].室内设计与装修,2003,(08):89-92.

[8]杨春燕,蔡文.基于可拓学的创意生成与生产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6,33(01):12-16.

[9]吴嘉健,杨春燕.基于可拓流模型和第三创造法的产品创新设计研究[J].机械设计,2022,39(01):146-153.

[10]曾盼盼,陶涛,陈星艳,尹志远,张叙俊,宋玲,袁园.TRIZ与可拓学理论在办公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2,29(02):36-40.

[11]金颖磊,潘伟杰,吕健,刘征宏.基于可拓语义分析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方法研究[J].工程设计学报,2017,24(01):27-33.

[12]陈香,吴剑斌.基于可拓语义分析的有轨电车造型设计研究[J].机械设计,2018,35(03):119-123.

[13]段金娟,王可心,孟琦,陆杰欢,乔洁.基于可拓语义分析的注塑机造型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21,42(22):115-122+156.

[14]高聪蕊,马春利.现代中原文化图文设计可拓语义转译研究——以马街书会为例[J].包装工程,2022,43(14):425-433.

[15]徐冰杰,赵小矛.整体厨柜材质情感设计的可拓模型及评价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2,29(06):1-6.

[16]秦臻,季铁,刘芳,刘永红.基于民族图案基元可拓语义的产品设计方法[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21,33(10):1595-1603.

[17]胡富杭,熊朝正,石豫川,吉锋.基于可拓灰色模型的台风暴雨型泥石流易发性评价[J].人民长江,2021,52(10):26-32.

[18]赵状,董希斌,曲杭峰,宋鑫彧,刘慧,毛亮亮.可拓评判法在红皮云杉碳质量分数评价中的应用[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49(10):71-76.

[19]李志斌.基于可拓创新法的宠物猫智能家具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1(07):134-138.

[20]徐晨帆.基于地域性的文创产品设计研究——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J].林产工业,2021,58(02):119.

[21]孙远志,赵婷,徐硕.侗族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融合与创新[J].湖南包装,2022,37(02):166-169.

[22]王立,简子珊.“文本”编辑视角下南丹白裤瑶风情瑶寨的空间叙事表达探索[J].城市建筑,2021,18(16):65-70.


注:本文来自《家具与室内装饰》杂志2023年第04期。


 
» 上一篇: “美好生活 设计未来”学术论坛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隆重召开...
» 下一篇: 诗词文本价值路径下川西平原乡村景观意境图景构型研究